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反倾销 > 税法视野下反倾销税性质微探

税法视野下反倾销税性质微探

时间:2024-03-15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439
【摘要】作为一种反倾销措施,反倾销税虽然附加于关税,但其与关税功能存在很大的区别,本质上属于救济手段。反倾销税具有临时性特征,寓于税法基本原则要义。反倾销税的征收具有可以追溯性,但它不同于法的例外溯及力,有着严格的适用条件与期限。

反倾销税的法律性质分析

一、传统观点阐述

根据我国理论界的观点,关于反倾销税的性质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反倾销税是一种“非关税壁垒”,属于非关税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之一。另一种观点认为,反倾销税是一种“由进口国在正常关税和费用以外征收的一种特殊关税或附加税”。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主要有以下四个理由:首先,反倾销税是针对进口产品的;其次,反倾销税是特别的附加税;第三,反倾销税的征收机关是海关;第四,反倾销税的发展历史确立了其作为进口关税的地位。根据我国目前相关理论著作的倾向来看,大多数学者支持第二种观点。

二、经济调节理论之深化——反倾销税的救济本质属性

经济调节理论是税收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其基本观点是,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是不完善的,仅依靠市场无法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政府应该合理介入经济活动,运用税收等工具来完善市场机制,调节国民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促进社会总供求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因此,调节经济是税收的重要职能。关税作为一种古老的税种,最初是作为最方便的财政收入手段出现的。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增加,关税逐渐发展出一种新的功能,即保护功能。现代税法理论通常根据征收关税的目的将其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保护关税旨在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和本国经济发展,是税法经济调控职能的重要表现之一。它具有事前的庇护性质,即通过对外国商品征收普遍关税来抵消外国商品的相对竞争优势,实现对本国相关行业的保护。关税保护功能理论源于整个重商主义时代。例如,英国重商主义的先驱托马斯·孟在其著作《美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中极力主张,为了保护国内工商业的发展,应对输入本国的外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法国重商主义代表柯尔培尔在担任财政大臣期间也极力推行保护关税,实行奖出限入政策。从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关税本质上属于一种不公平竞争手段。正因为如此,当一个国家的关税过高或实质上构成关税贸易壁垒时,往往会受到其他利益相关国家的关税报复。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