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赔偿责任比例怎么确定呢?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交通事故赔偿责任按当事双方是否为机动车及是否有过错,可分为100%、70%、60%、50%、30%、20%、10%等几种责任:
一、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按下列原则对当事各方的总损失进行调解:
1、当事人负全部原因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当事人负主要原因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
3、当事人负同等原因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4、当事人负次要原因责任的,承担30%的赔偿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超过第三者保险限额的部分,由承担全部原因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总损失100%的赔偿责任。
1、对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行人有过错的,机动车一方在承担自身全部损失后,按照下列原则确定赔偿比例:
(1)机动车一方负主要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70%赔偿责任;
(2)机动车一方负同等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50%赔偿责任;
(3)机动车一方负次要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30%赔偿责任;
(4)机动车一方无原因责任的,应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20%赔偿责任。
2、无第三者保险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非机动车、行人一方无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总损失100%的赔偿责任。
3、对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行人有过错的,机动车一方在承担自身全部损失后,按照下列原则确定赔偿比例:
(1)在高速路、快速路等封闭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50%的赔偿责任。
(2)在其他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非机动车、行人一方60%的赔偿责任。
4、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5、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以上就是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交通事故赔偿责任比例怎么确定的相关内容,在以无过错责任原则作为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的同时,还必须以过失相抵原则和优者危险负担原则作为补充,来确定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
网络购物的便利性与缺陷,以及法律保障的重要性与具体措施。网络购物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购物的便利,但也存在缺陷,容易引起纠纷。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提出了多项法律保障措施,如三倍赔偿、个人信息保护、七天无理由退货以及消费者维权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等,以保护消费者
保险合同的定义及其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具备有偿性、保障性、有条件的双务性、附和性及射幸合同和最大诚信合同等特征。投保人要取得保险的风险保障需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承担保险保障责任。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双方属于代理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保险代理人的权益维护依据保险法和新劳动法,离职规定遵循劳动合同法。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办理业务,报酬以佣金为主,与保险公司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
合作开发刑事上诉状的范文规定,详细阐述了刑事上诉状的定义和重要性。文章介绍了上诉状的基本格式和上诉流程,包括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身份信息的填写、上诉请求和理由的阐述等。同时,强调了刑事上诉状在启动二审程序和促使公正裁决方面的作用。文章末尾提醒读者,若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