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巴西,中国,反倾销
近年来,中国与巴西两国在双边贸易、经济合作以及科技合作等领域取得了快速而富有成效的发展,但是双边经贸关系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巴西对中国产品频繁采取反倾销措施问题。为此,中方应当对可能影响双边经贸关系顺利发展的因素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以便寻求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巴西对中国产品频繁采取反倾销措施的问题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中国和巴西双边贸易总额为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20%。其中,中国对巴西出口48.3亿美元,同比增长31.4%;自巴西进口99.9亿美元,同比增长15.2%,中方逆差51.6亿美元。而根据巴西官方的统计,中国在巴西贸易伙伴中的排名已从2004年的第4位上升为2005年的第3位,中国是巴西的第3大出口市场和第4大进口市场。而且,自1999年以来巴西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900%,中巴双方的统计数据都显示,巴西对中国的出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在中巴双边贸易结构中,中国对巴西出口的主要产品为煤焦炭及半焦炭、机电产品、电器及电子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电子技术、纺织纱线及制品、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中国白巴西进口的主要产品为铁矿砂及其精矿、大豆、钢坯及粗锻件、钢材、钢铁板材、纸浆、豆油、食用植物油、锰矿砂及其精矿、原油等。
在中巴双边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双边贸易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巴西对中国产品频繁采取反倾销措施。据中国商务部统计,自1989年12月巴西对中国产品发起第一次反倾销调查以来,截至2005年年底巴西共对中国产品发起了21起反倾销调查,涉及机电、五金化工、轻工、纺织、食品等十几种商品。巴西的贸易救济措施主要包括:反倾销措施,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
反倾销中的规避行为以及反规避措施的相关内容。规避行为削弱了反倾销税的抵消作用,使得不公平竞争行为得以持续。反规避措施旨在将征收对象扩展到规避反倾销税的产品上。文章还介绍了常见的规避行为、多哈回合中的反规避复审提案、欧盟反规避立法与实践以及欧盟反规避的
反倾销成立的条件和措施的实施条件。成立条件包括存在倾销事实、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威胁、倾销和损害存在因果关系,还有法律依据的要求。实施条件首要的是倾销的确定,包括进口商品的出口价格低于正常价值等三个条件,其次是损害的确定和倾销与损害间的因果关系。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进口商品倾销的幅度如果低于2%的,反倾销的调查就会终止,并且由外经贸部予以公告。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是我国反倾销调查的主要机构,负责受理反倾销申请与立案、倾销价格的调查和提出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建议等事项。会同国家经济贸易委会决定中止
面对外资收购中国企业,坚持“必须绝对控股”、“必须是行业龙头企业”、“预期收益率必须超过15%”三必须原则的新形势,目前,浙江省已经叫停领导干部考核中的“招商引资”指标,增加新的领导干部考核内容“环境保护”。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如火如荼,外贸企业却饱受反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