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巴西,中国,反倾销
近年来,中国与巴西两国在双边贸易、经济合作以及科技合作等领域取得了快速而富有成效的发展,但是双边经贸关系中依然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巴西对中国产品频繁采取反倾销措施问题。为此,中方应当对可能影响双边经贸关系顺利发展的因素有一个正确的评估,以便寻求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巴西对中国产品频繁采取反倾销措施的问题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中国和巴西双边贸易总额为148.2亿美元,同比增长20%。其中,中国对巴西出口48.3亿美元,同比增长31.4%;自巴西进口99.9亿美元,同比增长15.2%,中方逆差51.6亿美元。而根据巴西官方的统计,中国在巴西贸易伙伴中的排名已从2004年的第4位上升为2005年的第3位,中国是巴西的第3大出口市场和第4大进口市场。而且,自1999年以来巴西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了900%,中巴双方的统计数据都显示,巴西对中国的出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
在中巴双边贸易结构中,中国对巴西出口的主要产品为煤焦炭及半焦炭、机电产品、电器及电子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电子技术、纺织纱线及制品、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中国白巴西进口的主要产品为铁矿砂及其精矿、大豆、钢坯及粗锻件、钢材、钢铁板材、纸浆、豆油、食用植物油、锰矿砂及其精矿、原油等。
在中巴双边贸易快速增长的同时,双边贸易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巴西对中国产品频繁采取反倾销措施。据中国商务部统计,自1989年12月巴西对中国产品发起第一次反倾销调查以来,截至2005年年底巴西共对中国产品发起了21起反倾销调查,涉及机电、五金化工、轻工、纺织、食品等十几种商品。巴西的贸易救济措施主要包括:反倾销措施,保障措施和特别保障措施。
商务部回应欧盟对中国电动自行车发起反倾销调查的情况。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电动自行车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商务部呼吁其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并终止相关措施。同时,文章指出反倾销措施对我国的危害,包括影响出口、增加经营成本等,呼吁采取措施应对外国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
商务部令2013年第2号《执行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救济争端裁决暂行规则》
商务部针对世界贸易组织贸易救济争端裁决的执行规则。规则涵盖了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的内容。商务部在接到相关裁决后,可以根据法律程序建议或决定修改或取消相关措施,或采取其他适当措施。再调查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且在得出结果前需向利害关系方披露基本事
世界贸易组织专家组对土耳其对埃及反倾销措施申诉的裁定。专家组认为,埃及在评估反倾销措施时违反了相关协议,土耳其的大部分诉求不成立。专家组强调调查当局的调查义务与利害关系方之间的关系,提醒被申请人应主动提出主张和证据以保护自身权益。
中国贸易救济措施的现状与问题。中国是全球贸易救济措施受害国之一,面临众多反倾销、反补贴等调查,但国内贸易救济工作尚处初级阶段,存在力量薄弱、企业意识不强、政府支持不足等问题。为提高贸易救济措施效力,需加强反倾销工作、提高企业意识、增加政府支持和服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