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人们普遍讨论的焦点是中国国内贸易和投资法律法规的变化。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中国加入WTO也会促使其他成员国相应地修改与中国有关的国内法律和相关措施。例如,美国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PNTR)的决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将改变美国与中国相关的法律和贸易措施。本文将重点关注随着这些变化的发生,中国可以从WTO贸易规则中获得的保护。
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可以利用WTO规则来纠正其他国家的不公平贸易行为。这些行为包括:不公正地使用“原产地规则”损害中国纺织品出口;采用非关税壁垒措施限制中国工业品出口;错误地使用卫生及植物检疫规则来限制中国农产品出口;以及滥用“保障措施”条款来限制大量中国产品出口等。
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其他成员国不能再随意对中国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并加征高额的反倾销附加关税。过去一段时间里,中国产品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反倾销名单上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加入WTO后,其他国家对中国产品提起反倾销案件的数量可能不会减少,甚至可能增加,因为反倾销案件数量的增加与中国产品出口的增加密切相关。在反倾销方面,中国加入WTO带来的好处是可以利用WTO的争端解决机制来限制其他国家滥用反倾销法来限制中国产品的出口。
根据1994年关贸总协定(GATT 1994)第六条和WTO协议中关于实施GATT反倾销条款的协议(反倾销协议),各成员国在使用反倾销法时有许多规定。目前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反倾销法,用于对不合理低价进口的国外产品征收高额附加关税,以保护受到低价进口冲击的国内产业。加入WTO后,如果中国认为其他WTO成员国对中国产品采取的反倾销措施存在不合理之处,可以诉诸WTO反倾销协议中规定的争端解决机制,并按照“争端解决规则和程序的谅解备忘录”的相关规定寻求解决。
如果WTO支持中国的申诉,要求采取反倾销措施的国家必须返还已征收的反倾销税,或以其他方式对反倾销措施带来的贸易损失给予赔偿。
本文的前半部分将回顾各国利用反倾销法保护本国产业以及各国频繁对中国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情况,并简要分析WTO反倾销协议对中国的影响。后半部分将介绍中国如何利用那些WTO已裁定违反反倾销协议的案例(包括涉及美国的案例),并讨论中国作为WTO成员国如何防止其他国家过度使用反倾销措施。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关于中国日用陶瓷行业面临的贸易摩擦问题。中国陶瓷产品出口依赖海外市场,但近年来遭遇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调查,如巴西、印尼等。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正积极应诉,但面临律师费用高昂、国家支持不到位等困难。官员建议成立反倾销基金会以扶持遭遇贸易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中应附带的证据类型,包括进口产品存在倾销、对国内产业的损害以及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倾销对出口国的影响,包括挤占市场份额、损害消费者利益以及扰乱市场秩序等方面。
中国面临的反倾销发展态势。随着国际贸易的拓展,西方国家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诉讼次数日益增多,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征收反倾销税的税率明显提高,且实施反倾销带有很强的歧视性。自中国入世后,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势头有增无减。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调查机关应当允许申请人和利害关系方查阅本案有关资料;但是,属于按保密资料处理的除外。终止调查:申请人撤销;没有足够证据;幅度低于2%;数量或损害可以忽略不计;商务部认为不宜继续进行。临时反倾销措施: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建议决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