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程序 > 打架导致腿骨折,是否可能面临刑事判决?

打架导致腿骨折,是否可能面临刑事判决?

时间:2024-06-19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5374

职工下班去了同事的家或下班后洗了澡再回自己的家,这是下班途中吗?近期,浦东新区法院先后审理了多起有关工伤认定的行政诉讼案件,其中争议较大的是怎么来确定职工的上、下班途径和时间。

【案件回放】

某公司员工奚某在2003年12月7日上午8时夜班下班,8时40分左右离开公司,途中他到同事茅某的家中归还光盘并在那里聊天,9时30分左右离开,10点10分奚某在途经东川公路遭遇车祸。经司法鉴定为,患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无民事行为能力。2004年9月17日,浦东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奚某在下班途中遭遇车祸,应为工伤。

但是,公司不服,认为奚某到同事家纯属私事,从同事家到自己住处的路上不应视为下班途中,原告要求撤销上述工伤认定结论。

法院在审理后,维持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工伤的认定,驳回了公司的诉请。

另一起案件也有相似之处。某公司员工杨某于2003年6月15日上午8时30分交接工作、整理材料并洗漱后,于9时30分左右搭乘公司当班员工凌某驾驶的车辆回家,途经金海路、外环线高架,发生严重事故,经交巡警支队认定,杨某和凌某都不负事故责任。当时,杨某锁骨骨折。事后,杨某申请工伤鉴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认定为工伤。然而公司却认为,杨某下班时间为8时30分,途中时间是一个小时,应于9时30分到家,而事故发生于10时25分,故不在其上下班的规定时间之内。杨某在8时30分到9时30分之间是在洗澡,而不是在进行收尾性工作。杨某应自己乘公交车上下班,其搭乘公司特殊车辆回家是违反公司管理规定的行为。事故发生在金海路、外环高架下,并不是杨某每天上下班的必经路线,不符合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条件。同样,法院也驳回了公司的诉请。

【律师说法】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认定以及法院的判决,充分反映了立法的宗旨。”上海申阳律师事务所的闵炜律师认为,老的法规对工伤事故的认定其中有一条是:“……职工在上下班的必经途中……”而新的条例则没有了“必经途中”。两者相比,后者使鉴定机构在尺度的把握上更宽泛了。这是人性化的表现。认定工伤事故,本身是对处于弱势的劳动者的一种保护。按照现行的法律规定,一旦劳动者所受到的伤害被认定为工伤,那他就可以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得到社会的救济。

光明律师事务所的沈涛律师认为,两个案件的焦点问题是:职工回家的时间和路线是否应该是严格固定的。根据现行的条例,应该理解为不是。这也是条例中取消了“必经途中”的用意所在。众所周知,采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回家的途径和时间,也肯定会不同。在多元化的社会不应该强调一种单一的模式。鉴定机构和司法机关在具体的实践中,很好地领会了立法的宗旨。但是企业在这方面却仍然坚持原有的观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判决书的送达对象

    刑事判决书的送达对象包括人民检察院、当事人及其相关代理人、近亲属等,还涉及送达传票等诉讼文件的相关规定。刑事判决书是法院对刑事案件判决的书面决定,分为第一审和第二审。被告人对第一审判决不服可上诉,第二审判决为终审。送达期限有明确法律规定,必须在规定时

  • 刑事判决书的在线查询

    刑事判决书的在线查询、定义、概述、指导和制作注意事项。人们可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在线查询大部分刑事案件的判决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无法查询。刑事判决书是法院对刑事案件审理后依法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书面决定,分为第一审和第二审。制作刑事判决书时

  • 工伤鉴定程序与范围

    工伤鉴定的程序与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确认等内容的鉴定范围。具体程序包括职工申请伤残等级评定、提交相关证明和鉴定费交纳等步骤。工伤鉴定结果应在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后一定时间内下达,如遇争议可延迟下达。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市级鉴定委员会将

  • 恶意透支信用卡法院刑事判决书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对一起信用卡诈骗案的刑事判决书。被告人彭某某因恶意透支信用卡被起诉,涉及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两张信用卡,欠款金额较大。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彭某某的父亲替其偿还了所有欠款和费用。法院根据证据和案情,对彭某某进行了判决。

  • 刑事案件申诉材料的撰写方法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工作的若干意见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刑事判决书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