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我国遭受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年均反倾销案件数量为6.5起,而现在已增加到30.5起,2001年更是达到创纪录的67起。截至目前,国外对我国实施了552起反倾销措施,这一数量居世界各国之首。我国所面临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占据了世界反倾销案件总量的14%左右,相较于20世纪80年代的3.6%有了显著增长。
80年代,国外对我国提起的反倾销指控主要集中在小商品和农副土特产品上,随后扩大到矿产品、工业制成品等领域。目前,反倾销指控已经涵盖了4500多种商品,几乎涉及到我国出口商品的所有类别,包括化工、轻纺、机电等。
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征收的反倾销关税税率呈上升趋势。过去,平均反倾销税率约为20%,而现在已上升至50%左右,甚至有的产品达到百分之几百甚至上千的税率。以2001年为例,欧盟理事会对我国数十家企业的节能灯产品征收了200%以上的反倾销税;同年,埃及对我国陶瓷餐具指控存在倾销行为,最终征收了305%的反倾销税;墨西哥曾对我国鞋类产品进口征收高达1105%的关税。高额的反倾销关税使我国相关企业不得不放弃在出口国市场上已经获得的份额。
80年代,外国对我国的反倾销案件中,没有一件案件涉及金额超过1亿美元,涉及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案件也不足10件。进入90年代,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案件逐渐增加,上亿美元的大案也屡见不鲜。最近,美国商务部初步裁定我国出口的木制卧室家具存在倾销行为,涉案金额接近10亿美元。截至目前,国外对我国实施的反倾销及保障措施已经累计影响我国出口金额超过170多亿美元。
80年代,我国面临的反倾销主要来自一些发达国家,如欧盟成员国和美国等。进入9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墨西哥、伊朗、智利等,也纷纷对我国提起反倾销指控。截至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实施了反倾销措施。
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特别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持续疲软,导致全球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再次兴起。在关税壁垒逐渐减弱的情况下,一些国家将反倾销作为重要的贸易保护手段。90年代,每年平均发生232起反倾销案件,而到了2000年增加到251起,2002年更是激增至348起。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国外贸出口持续快速增长,并且产品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优势,因此容易成为反倾销的目标。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关于中国日用陶瓷行业面临的贸易摩擦问题。中国陶瓷产品出口依赖海外市场,但近年来遭遇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调查,如巴西、印尼等。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正积极应诉,但面临律师费用高昂、国家支持不到位等困难。官员建议成立反倾销基金会以扶持遭遇贸易
反倾销调查申请书中应附带的证据类型,包括进口产品存在倾销、对国内产业的损害以及倾销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同时,文章还分析了倾销对出口国的影响,包括挤占市场份额、损害消费者利益以及扰乱市场秩序等方面。
中国面临的反倾销发展态势。随着国际贸易的拓展,西方国家对中国出口商品的反倾销诉讼次数日益增多,被诉倾销产品的范围不断扩大,征收反倾销税的税率明显提高,且实施反倾销带有很强的歧视性。自中国入世后,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势头有增无减。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调查机关应当允许申请人和利害关系方查阅本案有关资料;但是,属于按保密资料处理的除外。终止调查:申请人撤销;没有足够证据;幅度低于2%;数量或损害可以忽略不计;商务部认为不宜继续进行。临时反倾销措施: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建议决定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