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承包形式的分类及解析
时间:2024-02-06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不同承包形式
一、家庭承包
家庭承包是指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公平分配、人人有份的原则,统一将耕地、林地、草地承包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一种承包方式。家庭承包具有以下特点:
- 承包双方当事人关系不平等,发包方为集体经济组织,承包方为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
- 承包对象主要是耕地、林地和草地,具有福利和社会保障功能。
- 承包依据公平分配和人人有份的原则,由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发包。
- 承包期较长,耕地30年、草地30-50年、林地30-70年,林地经批准还可以更长。
- 承包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是法定的,承包方享有经营自主权、产品处置权、土地流转权、土地被征用占用的补偿权等。
- 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承包合同生效时取得,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或林权证。
- 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流转。
- 土地承包经营权受到物权保护,承包方有权提出停止侵害、返还原物、恢复原状、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赔偿损失等要求。
- 承包收益可以继承,耕地、草地的承包经营权不能继承,林地的承包经营权可以继承。
二、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合同法》第三章的规定,对于不适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进行承包。具体规定如下:
- 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可以直接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实行承包经营。
- 也可以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股份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后,再实行承包经营或者股份合作经营。
- 在承包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时,应当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 以其他方式承包农村土地时,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承包权。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李某与聂某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分析
李某与聂某互换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分析。根据合同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双方通过平等协商达成的互换协议有效,且互换土地耕种可视为交换土地承包经营权。虽然未经过村委会备案,但承包经营权流转未经备案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
-
个人如何承包林地
个人如何承包林地的过程。首先,需要产生承包工作小组并由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接着,拟定并公布承包方案,需咨询专业人士避免法律漏洞。方案需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然后公开组织实施。最后,发包方与承包方签订承包合同,若承包方为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需经过特别程序
-
机动地的承包年限问题
机动地的承包年限问题。机动地是为了解决人地矛盾而预留的土地,但存在负面作用和问题,如难以预测人地矛盾发生几率和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等。中央有关文件强调控制机动地比例,不得超过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五。为解决人地矛盾,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农村土地承包法对机动地
-
土地承包合同签订要求
土地承包合同的签订要求,包括签约主体信息、土地信息、承包期限、土地用途、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文章详细阐述了双方在签订合同时需要关注的关键点,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从而保障双方的权益。
-
农村互换土地口头协议的效力问题
-
土地流转协议要交押金合理吗
-
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需什么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