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民的年龄、智力状态等因素,我国民法律通则将公司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类。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赋予达到一定年龄和智力状态正常的公民通过自己的独立行为进行民事活动的能力。
根据民法通则第11条的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即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也被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关于何种状况才被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中明确规定,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民,能够以自己的劳动取得收入,并能维护当地群众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认定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赋予那些已经达到一定年龄但尚未成年和虽已成年但精神不健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后果的公民所享有的可以从事与自己的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的能力。享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可称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民法通则第12条和第13条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可分为两种情况:
1. 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们的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们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2.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们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们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完全不具备以自己的行为从事民事活动以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可称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根据民法通则第12条和第13条的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
1.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活动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
2.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他们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民事活动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确认之诉涉及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涉及股东资格确认等问题可能引起股权变动。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原告举证、提交证据清单、立案审查、缴纳费用和开庭审理等步骤。
拆迁协议可以被确认为无效的情形。这些情况包括:拆迁人未办理相关手续、拆迁人与非被拆迁人签订协议、被拆迁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代理人超越权限或无代理权签订协议、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协议、以及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签订的协议。此外,如果拆
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要求及义务。对于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被限制行为能力、因犯罪行为受到刑罚、在破产公司中担任职务并对破产有责任、被吊销执照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个人债务未清偿等情况下的人员不得担任。此外,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需遵守法律和公司章
合伙人的继承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根据年龄和精神状态,民事行为能力人被划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同年龄段的未成年人有不同的民事行为能力,同时精神健康状况也会影响一个人的民事行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