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房屋买卖 > 商品房买卖 > 二手房贷款政策

二手房贷款政策

时间:2024-10-12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6473

  (一)最低首付比例是多少?

  1、央行网站发布《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称为进一步支持合理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就个人住房贷款推出新政策,首付最低只需2成;

  2、通知表明,是非限购城市才执行此标准;

  3、是购买首套房,二套房不做任何改动,当然次政策包括购买首套二手房的;

  4、房子本身没有贷款,或者是卖房者已经完成抵押还款:如果购房者是首次购房,在2016年2月2日之前征信资质良好的情况下,最多可贷到房屋估价的70%,2月2日之后最新二手房贷款最低首付是2成,可贷款80%;

  5、若卖房者尚未偿清还款,并要求购房者配合还贷,建议走资金监管程序,然后首付3成的二手房贷款。

  (二)二手房贷款的额度是多少?

  1、二手房贷款的最高额不能超过抵押房屋评估价格即其确认价格和成交价格两者中较低者的70%;

  2、对于竣工3年以内并且房屋价值稳定或者升值的商品房,借款人如果受过高等教育,职业收入前景优良,贷款的最高金额不能超过抵押房屋评估价格即确认价格和成交价格两者中较低者的80%;

  3、此外,如果是非当地户籍或当地无固定居所的购房者,贷款额度会相对有所减低。

  (三)借款人要求:

  二手房贷款根据借款人的人品、职业、教育程度、还款能力、所购住房(包括抵押住房)变现能力等情况确定。具体有一下几点:

  (1)男性的实际年龄加贷款年限小于65岁,女性实际年龄加贷款年限小于60岁,具有中国国籍,户口不限,且无犯罪或不良贷款记录,有稳定收入;

  (2)年满18周岁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城镇居民常住户口或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

  (3)有二手房屋买卖合同,交齐首期购房款;

  (4)有稳定的职业与合法收入,信用良好,有按期还款付息能力;

  (5)提出贷款申请时,购房者有不低于购房价款20%的自有资金;

  (6)借款人同意以所购房屋及其权益作为抵押物,或借款人不能足额提供抵押(质押)时,有贷款人认可并符合规定条件,具有足够代偿能力的单位或个人作为偿还贷款本息并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人;

  (7)所购二手房的产权明晰,符合上海市支付规定的可进入房地产市场流通的条件;

  (8)所购房屋不在拆迁公告范围内;

  (9)所购住房价格基本符合贷款人或其指定的房地产估价机构评估价格;

  (10)贷款银行要求的其他条件。

  2018二手房贷款的最新政策,相信大家看了本文后对于政策中的首付比例、贷款额度、借款人要求也有了大致的了解。但是现实生活中并不是那么简单,可能会有更加复杂的情况,如果对于最新政策还是不懂或是想要更好地了解相关政策,可以咨询我们手心律师网在线的专业律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土地使用权受到侵害的救济措施

    土地使用权受到侵害时的救济措施。土地使用权人可以向当地土地管理部门请求行政救济,包括排除妨碍、停止侵害、返还土地、恢复土地原状和赔偿损失等措施。同时,土地使用权人也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请求保护其土地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县级以

  • 二手房贷款政策

    央行和中国银监会发布了有关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调整的通知。根据新政策,非限购城市的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最低只需20%。对于首次购房者来说,如果房屋没有贷款或者卖房者已经完成抵押还款,且征信良好,购房者可以贷款最多房屋估价的70%(2016年2月2日之前)或8

  • 买卖房屋阴阳合同对贷款有影响吗

    银行对二手房贷款政策收紧的情况下,银行将极有可能按照备案价格或评估价格中的低者发放贷款,这将造成买家实际贷款总数的降低,也无疑增加了买家支付首期款的总额。通过买房签订阴阳合同来避税是违法的,同时还有可能产生与开放商的纠纷。如果被税务机关查明有通过签订

  • 卖方单方面解除二手房合同合法吗?

    当买方银行贷款未获批造成不能继续履行合同时,麦方可要求解除合同。因此,当事人在无特别约定的情况下,一般不得以贷款成数变化等政策原因为由主张解除房屋买卖合同。但是,房屋买受人能举证证明贷款不足或不成,确实严重影响其履约能力,房屋买卖合同事实上已不可能继

  • 买二手房贷款不通过算不算违约
  • 申请二手房贷款须注意哪些因素
  • 买二手房可申请哪几种贷款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