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明确提出了加强和发展多边贸易体系的目标,并继承、强化和发展了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非歧视、以关税作为主要保护措施、稳定贸易发展、促进公平竞争、对发展中国家予以特殊照顾、地区贸易安排、例外与实施保障、透明度和“合意”决策等原则。
相比于1948年关贸总协定,WTO在地位、职责和权威性上具有更高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性政府多边协定,在发展中成为“准国际贸易组织”。而WTO作为一个拥有法人资格的国际组织,享有执行其职责所需的法律资格、特权和豁免权。
WTO规定了明确的职能,包括便利多边贸易协定的实施、管理和运作;为WTO成员方提供谈判场所;管理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管理贸易政策评议机制;通过技术援助与培训项目,在贸易政策上帮助发展中成员;酌情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及其附属机构进行合作,以实现全球经济决策的更大一致性。此外,WTO还将多边贸易体系的管辖范围从原关贸总协定的货物延伸到服务贸易、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等领域。
WTO要求成员方一揽子接受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所有多边贸易协议与协定,从而增强了多边贸易体系的约束力。此外,WTO建立了上诉机构,确保成员方间贸易争端解决的有效性。同时,WTO允许成员在受到其他成员伤害而得不到补偿的情况下进行“交叉报复”。最后,WTO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取消农产品补贴、回归多种纤维安排和逐步取消“灰区措施”,克服了原关贸总协定允许缔约方背离自由贸易原则的倾向。
采购风险管理在企业供应链中的重要性。采购作为企业供应链的源头,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利润实现。面对不确定的国际市场,企业需加强国际采购的风险控制。风险价值分析能降低未来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采购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采购计划风险、存量风险和价格风险
最惠国待遇的定义和条款。最惠国待遇是将一方给予的优惠不低于第三方所获得的待遇,这是一种在国际经贸关系中承诺给予的条约规定。最惠国待遇有不同的形式,包括无条件与有条件、无限制与有限制、互惠与非互惠等。这些不同形式的最惠国待遇在适用范围和条件上有所区别。
办理自动进口许可证所需材料。首次办理需准备自动进口许可证申请表并复印第二联填写,还需提供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复印件、外商投资企业实际生产能力说明、进口设备物料清单及企业合同章程等相关材料。而第二次办理则需提交自动进口许可证申请表复件第二联及其他相关文件
自动进口许可证和非自动进口许可证的定义及适用范围。自动进口许可证适用于任何企业,主要用于统计进出口业务量,其办理程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自动进口许可证由外经贸部授权机构签发,申请需提交相关材料。许可证有效期为六个月,可延期或变更。部分贸易方式可免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