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回顾
时间:2024-12-05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世界经济体制的建构,始于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相继成立了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种创意无疑十分成功,唯一遗憾的是,成立国际贸易组织(ITO)并与其形成互补的愿望,却最终由于
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回顾及其挑战
关贸总协定的重要性
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回顾表明,尽管个别政府的阻挠导致了一些多边贸易谈判的失败,但关贸总协定(GATT)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多边贸易协定,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在GATT后期,人们逐渐意识到关税的重要性不如以前,非关税壁垒成为国际贸易的最大障碍。为了避免非关税壁垒阻碍公平竞争,GATT必须深入到国家内部政策制定的层面,从而引发了“主权”与“国际合作”之间的冲突。其中,国民待遇是一个与此相关的重要条款。
乌拉圭回合的重要性
为了解决非关税壁垒问题,东京回合谈判开始致力于此,但人们普遍认为,GATT已无法应对全球化浪潮带来的挑战,需要进行变革。于是在1986年启动的乌拉圭回合成为有史以来最长的多边贸易协定,持续了8年。乌拉圭回合的最大成就在于正式创建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虽然这并非乌拉圭回合启动时的初衷,但随着谈判的深入,许多政府决策者确实意识到,GATT无法承担协议范围更广泛的管理任务,因此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必须进行改革。
区域主义的兴起
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区域贸易协定一直呈增长趋势。截至2005年7月,WTO(包括GATT)已收到有关330个区域贸易协定的通知,其中206个通知发生在WTO于1995年1月成立之后,其中180个已生效。除了蒙古以外,所有WTO成员都是一个或多个区域贸易协定的成员。自多哈回合启动以来,区域贸易协定的数量大幅增加。2001年至2003年期间,就有33个协定通知到WTO。2004年1月至2005年2月间,又有43个区域贸易协定通知到WTO。根据WTO现任秘书长Lamy的预测,到2010年,全球优惠贸易协定的数量将至少达到400个。这种被称为“新区域主义”的全球区域贸易协定大量涌现的经济现象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出口买方信贷保险的定义
出口买方信贷保险的定义和相关内容。出口买方信贷保险是出口信用机构向贷款银行提供还款保障的政策性保险,承保政治和商业风险,赔付比率为95%。其依据基础合同是出口买方信贷贷款协议,保险货币一般为贷款协议货币。保险责任包括因政治事件和商业事件导致借款人未履
-
积极影响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积极影响表现在市场化程度提高,保险品种增加,开拓国际保险市场并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然而,国内保险市场受到冲击,管理难度加大,人才队伍不稳定等消极影响也随之而来。对此,应采取逐步开放市场、适当限制外资企业进入、选择合适
-
货交承运人(FCA)
国际贸易中的几种常见术语,包括货交承运人(FCA)、船边交货(FAS)、船上交货(FOB)、成本加运费(CFR)、成本运费保险费(CIF)、运费付至(CPT)和运费保险费付至(CIP)。这些术语涉及货物的交付、风险转移、运费负责、保险责任和关税责任等
-
原产地证的种类和适用范围
原产地证的种类和适用范围。原产地证是出口国特定机构出具的证明货物为该国原产的文件,分为优惠性原产地证书、非优惠性原产地证书和专用原产地证书。优惠性原产地证书能使出口产品在进口国享受关税减免待遇,适用于不同国家和地区。非优惠性原产地证书包括一般原产地证
-
多边贸易体制的历史回顾
-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职能和管辖范围
-
国际知识产权壁垒概念的新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