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犯罪低龄化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少年身心早熟,比二十世纪提前四至五年。根据石城法院近三年刑事案件的统计,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罪犯占青少年罪犯人数的15.48%。
2. 案件类型比较集中
青少年犯罪的案件集中在盗窃、抢劫、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案件中,据统计,青少年犯罪在盗窃罪中占25.2%、抢劫罪中占12.5%、寻衅滋事罪中占17.6%。
3. 犯罪的偶发性强
一般情况下青少年的作案都没有什么思想准备,常受外界影响比如网络游戏的影响而突发犯罪。
4. 犯罪主体以待业人员和初中学生居多
据统计,待业的青少年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人数的64%,学生占25%。
5. 犯罪团伙性突出
统计表明,青少年罪犯中有78%系共同犯罪。
6. 可塑性、可改造性强
青少年犯罪后,悔过程度比较大,只要加强管教,做好防范,85%能改过自新。
未成年人之所以走向犯罪道路,是由一定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所致,内因上,主要是青少年自身原因,外因上,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
1. 青少年自身原因:
第一,未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观。
第二,道德观、意志力薄弱、心理上不健康。
第三,文化素质较低。
2. 家庭原因:
犯罪的青少年家庭主要有表现以下几种:残缺型、溺爱型、粗暴型和放纵型。
3. 学校原因:
个别学校和老师还单纯追求高学分和升学率,放松思想品德和素质教育。
4. 社会原因:
营业性的歌舞厅和游戏机室渐渐地扩大营业范围,不法商家利用这些场所讨取暴利。近年来,网吧越开越多,很多都是没有营业牌照的黑网吧。还有一些不法的团伙有意地收纳青少年,帮他们做一些违法的事。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犯罪,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需要多方面的关注。以下是人民法院和检察机关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一些建议:
1. 坚持人性化司法,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各种合法权利。
2. 创办延伸教育机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3. 建立青少年维权热线电话和信箱,扩大维权渠道。
1. 抓机制,促行动。
2. 抓办案,促创新。
3. 抓预防,促感化。
4. 抓配合,促效果。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青少年本身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同时社会、学校、家庭和司法机关也应积极参与,共同让青少年远离犯罪。
江西省石城县人民法院 付红雷
关于我国诈骗罪中,如果一次诈骗数额未达到立案标准,但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行为时,可将诈骗数额进行累计计算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意见,当累计数额达到刑法规定的标准时,应依法定罪处罚。此外,文章还详细列举了从重处罚的情形以及诈骗数额接近标准时的认定方法。
关于诈骗罪的数额认定标准和犯罪行为地的认定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诈骗数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才属于“数额较大”,因此400元不构成诈骗罪。同时,诈骗行为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关于犯罪地的认定,包括犯罪的预备地、实行地和结果地,通常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关于交通肇事罪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因此发生重大事故,导致严重后果如人员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重大损失,将受到刑法处罚。具体刑罚根据肇事后的行为如逃逸、事故责任等有所不同。此外,解释还规定了特定情况下交通肇事罪的定罪处罚情形,
法律制裁手段的四种分类,包括违宪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违宪制裁是对违宪行为的法律制裁,包括撤销与宪法相抵触的法律文件及罢免国家机关领导成员。民事制裁是法院对民事违法者实施的强制性惩罚措施。行政制裁是行政机关对行政违法者实施的惩罚,分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