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 > 重视青少年犯罪预防与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重视青少年犯罪预防与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时间:2024-10-15 浏览:8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7443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其原因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1. 犯罪低龄化

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青少年身心早熟,比二十世纪提前四至五年。根据石城法院近三年刑事案件的统计,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罪犯占青少年罪犯人数的15.48%。

2. 案件类型比较集中

青少年犯罪的案件集中在盗窃、抢劫、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案件中,据统计,青少年犯罪在盗窃罪中占25.2%、抢劫罪中占12.5%、寻衅滋事罪中占17.6%。

3. 犯罪的偶发性强

一般情况下青少年的作案都没有什么思想准备,常受外界影响比如网络游戏的影响而突发犯罪。

4. 犯罪主体以待业人员和初中学生居多

据统计,待业的青少年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人数的64%,学生占25%。

5. 犯罪团伙性突出

统计表明,青少年罪犯中有78%系共同犯罪。

6. 可塑性、可改造性强

青少年犯罪后,悔过程度比较大,只要加强管教,做好防范,85%能改过自新。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未成年人之所以走向犯罪道路,是由一定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所致,内因上,主要是青少年自身原因,外因上,主要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

1. 青少年自身原因:

第一,未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及人生观。

第二,道德观、意志力薄弱、心理上不健康。

第三,文化素质较低。

2. 家庭原因:

犯罪的青少年家庭主要有表现以下几种:残缺型、溺爱型、粗暴型和放纵型。

3. 学校原因:

个别学校和老师还单纯追求高学分和升学率,放松思想品德和素质教育。

4. 社会原因:

营业性的歌舞厅和游戏机室渐渐地扩大营业范围,不法商家利用这些场所讨取暴利。近年来,网吧越开越多,很多都是没有营业牌照的黑网吧。还有一些不法的团伙有意地收纳青少年,帮他们做一些违法的事。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的犯罪,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需要多方面的关注。以下是人民法院和检察机关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一些建议:

一、法院的作用

1. 坚持人性化司法,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各种合法权利。

2. 创办延伸教育机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3. 建立青少年维权热线电话和信箱,扩大维权渠道。

二、检察机关的作用

1. 抓机制,促行动。

2. 抓办案,促创新。

3. 抓预防,促感化。

4. 抓配合,促效果。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努力。青少年本身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同时社会、学校、家庭和司法机关也应积极参与,共同让青少年远离犯罪。

江西省石城县人民法院 付红雷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案件结案的签字机关和代理人

    刑事案件结案的签字机关和代理人问题,以及刑事案件办案流程和开庭程序。案件结案需由结案机关、司法部门和当事人签字生效,法定代理人可代无法认证的当事人签字。办案流程包括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开庭程序包括询问核定身份、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

  • 夫妻打架的法律处理方式

    夫妻打架的法律处理方式。对于轻微伤,公安机关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打人者进行处罚,并承担受害人的相关费用。对于轻伤,公安机关应立案侦查,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等多方面的费用。夫妻打架报警后,警察应依法处理,受害人可以向相关单

  •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

    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及刑罚。侵占罪指将他人保管的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行为。根据数额大小,刑法规定了不同的刑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侵占罪与挪用特定款项的区别,包括挪用资金罪和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不同定义和相应刑罚。对于国有公司等单位人员挪用资

  • 我国强制猥亵罪的刑罚

    我国强制猥亵罪的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强制猥亵妇女一般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聚众或在公共场所犯罪、情节恶劣者,刑期更长。猥亵儿童会从重处罚。强制猥亵、侮辱行为需使用强制手段,包括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且目的是为了顺利实施猥亵或

  • 偷窥、偷拍行为的法律处罚
  • 传播淫秽物品罪的法律解析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18号)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