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罪名 > 军人违反职责罪 > 战时临阵脱逃罪的判罪标准在刑法中的探讨

战时临阵脱逃罪的判罪标准在刑法中的探讨

时间:2024-01-18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7539

刑法中战时临阵脱逃罪的判罪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五十一条的规定,战时临阵脱逃罪的判罪标准如下:

构成该罪的情形

当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遭敌突然袭击时,即可认定为战时。此外,当部队执行戒严任务或处置突发性暴力事件时,也可以视为战时。

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情形

如果战时临阵脱逃的行为构成该罪,但情节较轻,依法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判三至十年有期徒刑的情形

如果战时临阵脱逃的行为构成该罪,并且情节较为严重,依法应判处三至十年有期徒刑。

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的情形

如果战时临阵脱逃的行为构成该罪,并且致使战斗、战役遭受重大损失,依法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根据以上规定,刑法对战时临阵脱逃罪的判罪标准进行了明确,根据不同情节分别判处不同刑罚,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军队纪律的稳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军人违反职责罪及相关知识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相关罪名及其定义,包括虐待俘虏、私放俘虏、战时残害居民等罪名。同时,文章还涉及了非法获取军事秘密罪、故意泄露军事秘密罪等,并详细说明了应予立案的情形。摘要强调了对国家军事利益的危害以及保密规定的重要性。

  • 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的构成要件

    指使部属违反职责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侵害的是正当行使指挥权的秩序,客观要件包括滥用职权、指使部属进行违反职责的活动和造成严重后果。犯罪主体是军队中的各级首长和其他有权指挥他人的人员,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

  • 逃离部队罪构成要件

    逃离部队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该罪侵犯的是国家的兵役制度,表现为行为人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且情节严重。其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现役军人、文职干部、士兵等,且必须是故意违反规定,出于直接故意构成。无论行为人的动机和目

  • 军人违反职责罪的具体内容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军队的有力指挥,刑法第十章规定了军人违反职责罪,涵盖了战时违抗命令、投降、谎报军情、临阵脱逃、泄露军事秘密、遗弃武器装备、私放俘虏等三十余种犯罪。构成军人违反职责罪的条件包括:必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或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人、文职干部、

  • 战时临阵脱逃罪的判罪标准在刑法中的探讨
  • 战时临阵脱逃罪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 逃离部队罪与战时临阵逃脱罪的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