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国际经济法 > 国际贸易 > 国际贸易管理 > 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时间:2020-05-25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4769
原产地规则是指用以确定产品原产国的规则。它是国际贸易中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是一国家或地区为确定货物原产地而实施的普遍使用的法律、法规及行政决定。进出口商品的原产地因此是指作为商品而进入国际贸易流通的货物的来源,即商品的产生地、生产地、制造或产生实质改变的加工地。货物的原产地被形象地称为商品的“经济国籍”,原产地规则在国际贸易中具有重要作用。

原产地规则的产生起源于国际贸易领域对国别贸易统计的需要。然而伴随着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的产生与发展,原产地规则的应用范围也随之扩展,涉及关税计征、最惠国待遇、贸易统计、国别配额、反倾销、手工制品、纺织品、政府采购甚至濒危动植物的保护等诸多范畴。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本国国际贸易项下进口货物的原产地,从而对从不同国家进口的货物实施不同的关税税率及其它非关税措施。2.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原产地,便于国家相关部门进行进出口贸易统计,有助于政府制定地区贸易政策。3.制定本国的原产地规则,保护、带动和促进本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调整本国的产业结构。

原产地规则按货物的组成成份分为:完全原产地规则和部分原产地规则。完全原产产品一般是指在一国生长、开采、收获或利用该国自然出产的原料在该国加工制成的产品。若产品在制造过程中经过了几个国家,则在确定产品的原产地国家时,一般以下列互相可替代的标准为基础:第一,税目分类上的变化。确定产品原产地的税目分类是否发生变化的标准是,在特定国家进行的制造或加工活动是否改变了该产品的关税税目;第二,从价比例。这一标准的决定因素是,一定最低比例的增值是否发生在某个特定的国家;第三,制造或加工标准。这一标准规定,制造程序的某项具体操作将决定产品的原产地。

鉴于原产地规则的重要作用,世界各国政府对原产地规则都十分重视,以国内法的形式建立各自的原产地规则。以本国立法形式制定出来的原产地规则一般分为两种,即优惠的原产地规则和非优惠的原产地规则。优惠原产地规则适用于普惠制、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其它双边及多边优惠贸易安排。非优惠原产地规则适用于无优惠安排的进口货物的原产地的判定,它的适用范围相当广泛,应当适用于所有如下各领域:最惠国待遇的实施,反倾销、反补贴及保障措施的实施,原产地标记的监管,歧视性的进口数量限制的实施,国别关税的确定,政府采购的实施,进口贸易统计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合并的两种会计处理方法:购买法和权益结合法。购买法认为企业合并是一个企业主体通过购买方式取得其他参与合并企业净资产的一种交易,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注重资产增值的转化形式对成本费用的影响。而权益结合法则认为企业合并是权益的联合,注重参与合并企业整个年

  • 我国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影响

    中国国际贸易摩擦的现状及其影响,分析了全球贸易背景下中国遭遇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救济调查的情况,并指出了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包括服务业出口能力和对外投资能力的不足,以及不同行业的竞争状况。同时,也指出了新兴或现代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增势迅猛

  • 全球照明电量消耗与节能灯的普及

    全球照明电量消耗现状与节能灯的普及问题。数据显示全球每年照明能耗巨大,节能灯推广面临挑战。上海三基欧能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T6型节能荧光灯,节能效果显著,但市场推广初期遭遇困难。在政府支持下,该公司通过一系列举措逐步让人们了解并认可其节能产品,

  • 我国外资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含义

    中国外资市场准入制度的基本含义和体系,包括产业法范畴和企业法范畴的准入规制。该制度旨在确保外资进入符合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与经济政策要求,随国情变化而调整。文章介绍了相关法律法规,如《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外合资企业法等,并强调了外资市场准入法律制度

  • 避免无单放货的几点注意事项
  • 票据市场的客户细分
  • 进口许可证的签发和有效期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