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甲为A公司的司机。乙为B个人雇佣的司机。甲发生交通事故,致D死亡,同时甲伤残。
乙也发生交通事故,致E死亡,并致自身伤残。
经认定,在各自的交通事故中,甲乙都各负主要责任。
本来,两者情况完全一样,赔偿情况也应相同。但只是因为甲是公司的劳动者,适用《工伤保险条例》。而乙是个人雇佣的司机,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十一条,导致在赔偿上出现天壤之别。
甲不但可以按照工伤的标准得到A公司的赔偿,还可以得到对方的赔偿,就是说可以得到双份赔偿。而甲给对方D造成的损失,完全由A公司赔偿,自己不用支付分文。
而乙则只能选择要求向雇主B索赔,或是向对方索赔,只能得一份赔偿。而且对对方E的损失还要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最不公平的是,乙的雇主B还可以以重大过失为由,要求乙赔偿自己的损失。
同是司机,一个得双份赔偿,一个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有关司法解释:
第九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 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第十一条 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佣关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员人身损害的,赔偿权利人可以请求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请求雇主承担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偿。
属于《工伤保险条例》调整的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范围的,不适用本条规定。
第十二条 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
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当公民的人身权利受到侵犯时,根据《侵权责任法》可以主张人身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包括因治疗和康复产生的费用、工作收入减少、残疾生活辅助具费、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等。同时,财产损失赔偿范围也包括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直接损失、设施修复或折价赔偿等。最新资讯
桐乡交通事故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等多项费用的计算方式和标准,如残疾赔偿金、死亡赔偿金等,并依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全文》第十七条的规定进行赔偿。文章详细列出了各项费用的计算方法和标准,为交通事故赔偿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标准的具体内容,包括人身损害赔偿、财产损失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三个方面。人身损害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各项费用;财产损失赔偿涉及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的赔偿标准;精神损害赔偿则根据当事人的具体情况综合考量确定赔偿数额。同时,文章还
市民张某在骑自行车遭遇交通事故后所面临的维权问题。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涉及民事侵权赔偿和保险赔偿法律关系。赔偿义务主体和顺序复杂,受害人不能指望所有责任方都会主动赔偿。律师建议受害人应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及时进行伤残评定或司法鉴定,并在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