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为准确、及时地反映中国大陆贸易信贷情况,科学、有效地组织全国贸易信贷统计工作,满足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的编制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中的贸易信贷是指发生在中国大陆居民与境外(含港、澳、台地区)的非居民间,由货物交易的卖方和买方之间直接提供信贷而产生的资产和负债,即由于商品的资金支付时间与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的时间不同而形成的债权和债务。
第三条本制度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外汇局)负责执行。贸易信贷调查对象为中国大陆境内直接与境外从事货物进出口的对外贸易经营者(以下简称调查对象)。
第四条贸易信贷调查采用调查对象定期申报方式,每半年进行一次。国家外汇管理局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贸易信贷调查频率。
第五条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对全国贸易信贷调查实行统一管理,负责制定和修改贸易信贷调查方案及《贸易信贷调查表》,负责对外汇局分支机构相关工作的培训、指导和检查,汇总、编制全国贸易信贷流量和存量数据。
第六条外汇局分支机构负责本辖区的贸易信贷调查工作,包括对调查对象进行培训和指导、采集调查对象申报数据、控制申报数据质量、汇总分析有关数据等,并向上一级外汇局报送相关统计资料;外汇局分支机构如发现已上报数据存在差错,应及时向上一级外汇局书面报告并予以改正。
第七条外汇局分支机构负责辖内调查数据的原始档案管理工作,妥善保存有关的电子和纸质资料,留存两年备查。
第八条调查对象应依照外汇局的要求,建立货物进出口及其对应的收付款台帐,在规定时间内完整、准确地向当地外汇局申报贸易信贷统计数据。调查对象如发现已上报数据存在差错,应及时向当地外汇局书面报告并予以改正。
第九条外汇局有权对调查对象申报的内容进行检查、核对,调查对象应当提供检查(核对)所需的资料和便利。
第十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调查对象,由外汇局依照《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实施细则》进行处罚。
第十一条外汇局应对统计调查对象上报的数据保密。调查对象提供的具体数据只用于国际收支统计。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国际收支统计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任何机构和个人提供申报的具体数据。对泄漏具体申报信息的,有关调查对象可提请责任者所在外汇局或者上一级外汇局进行处理。
出口买方信贷保险的定义和相关内容。出口买方信贷保险是出口信用机构向贷款银行提供还款保障的政策性保险,承保政治和商业风险,赔付比率为95%。其依据基础合同是出口买方信贷贷款协议,保险货币一般为贷款协议货币。保险责任包括因政治事件和商业事件导致借款人未履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在涉外民事关系方面的规定。文章明确了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纠纷仲裁的适用规则,包括涉外仲裁委员会的设立、聘任外籍仲裁员、证据保全程序、仲裁庭的笔录和证据要点、撤销与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情形,以及涉外仲裁裁决在外国的承认和执行等内容
外资公司法人代表的变更程序,包括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各项证件的变更,以及法人章的更改和其他可能的变更。变更所需时间约为50个工作日,费用包括注册服务中心办理服务费和政府行政收费。对于贸易型外资公司,还需对进出口备案进行相应变更。
海上运输的相关法律条文,包括总则和船舶两章的主要内容。旨在调整海上运输关系、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海上运输和经济贸易的发展。规定了海上运输、船舶的定义、适用范围、管理办法等。同时,详述了船舶所有权、船舶抵押权等具体内容,包括登记和转让等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