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征地拆迁 > 拆迁补偿 > 拆迁补偿安置 > 买拆迁安置房合同怎样签

买拆迁安置房合同怎样签

时间:2025-03-17 浏览: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51921

一、买拆迁安置房合同怎样签

在签署拆迁安置房协议之际,您需要重点关注如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要对合同主体的合法性进行严格审查。

根据法律规定,仅有市级或县级人民政府才具备签署征地拆迁补偿协议的法定权限,而普通拆迁公司并无单独签约的资格。

您应当仔细核查,确保在合同上署名的甲方具有合法的身份,从而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其次,协议内容必须详尽且具体。

在合同中,您应该明确补偿款项的总额及其构成,包括各项补偿项目的具体细节;同时,还需明确补偿款项的支付日期与方式,以及安置房的面积、地理位置以及土地属性等重要信息。

第三,违约责任条款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防止对方出现违约行为,您需要在合同中明确规定违约责任,包括违约金的支付标准、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等等。

最后,请务必避免签署空白协议。

任何约定的内容都应该详细地体现在合同文本之中,以免日后产生纠纷时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

此外,在签署完合同之后,您还需要妥善保管一份合同副本,以便在协议发生变更或者遗失时能够及时进行补救。

同时,对于整个签约过程,您也可以考虑进行录像取证,以备不时之需。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七条

实施房屋征收应当先补偿、后搬迁。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偿后,被征收人应当在补偿协议约定或者补偿决定确定的搬迁期限内完成搬迁。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暴力、威胁或者违反规定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非法方式迫使被征收人搬迁。禁止建设单位参与搬迁活动。

二、拆迁房怎么补偿

拆迁房屋时,我们所采用的补偿方式主要涵盖了以下几种类型:

1. 货币补偿。

这种补偿方式是以被拆迁房屋的市场评估价作为依据,从而确定最终的补偿金额。

这个评估价往往会涵盖房地产市场价格以及被拆迁房屋的重置价值。

2. 房屋产权调换。

在此种方式下,拆迁方将为被拆迁人提供等值于原房屋价值的新房屋,同时结算新旧房屋之间的差价部分。

3. 结合型补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会同时给予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调换两种方式。

4. 回迁安置。

当开发商进行拆迁重建项目时,他们可能会提供回迁安置服务,通过产权置换比例来实现回迁安置。

关于补偿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房屋补偿费。

此项费用是根据被拆迁房屋的结构、折旧程度以及建筑面积等因素综合计算得出的。

2. 周转补偿费。

这项费用主要用于补偿被拆迁房屋住户因临时居住房或自行寻找临时住处而产生的不便之处,按照被拆迁房屋住户的人口数量,每个月都会给予相应的补贴。

3. 奖励性补偿费。

该费用旨在激励被拆迁房屋住户积极配合房屋拆迁工作,或者主动放弃某些权益,例如自愿迁移至郊区,或者不再要求拆迁单位提供安置住房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拆迁费的估算及法律规定

    拆迁费的估算及相关的法律规定。文章介绍了拆迁评估的技术方面和常见问题处理办法,包括城市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拆迁评估中常见问题,如基准地价确定、被拆迁房屋建筑面积认定等。拆迁补偿价的计算公式和关键因素也进行了说明。

  • 如何确定房屋是否在“拆迁红线”范围内

    如何确定房屋是否在“拆迁红线”范围内的方法,包括查看《拆迁公告》或《征地公告》等。公告中应包含征地批准信息、被征收土地信息、征地补偿和农业人员安置等内容。同时,征用土地必须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包括拟订方案、审查报批、方案公告等步骤。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是其

  • 股权转让的营业税征收规定

    股权转让的营业税征收规定。对于无形资产和不动产投资入股的行为,不需要征收营业税,包括投资方参与利润分配并承担投资风险的情况。同时,根据修订后的规定,转让这种股权时需要征收营业税。规定自1月1日起执行。

  • 公有居住房屋拆迁补偿款的分配原则

    公有居住房屋拆迁补偿款的分配原则,包括承租人和同住人之间的拆迁补偿款分配是一人一份、均等分割的原则。拆迁补偿款归属清晰,涉及特殊情况下的分配标准和过渡期限的处理。拆迁补偿款应遵循遗嘱或法定继承规则分配,过渡期限由拆迁双方协商决定,拆迁方不得擅自延长,

  • 房屋拆迁安置补偿补偿费的发放时间
  • 城市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与户口的关系
  • 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解决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