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 > 犯罪构成特征是什么意思

犯罪构成特征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5-02-27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52777

一、犯罪构成特征是什么意思

一、犯罪构成具备哪些特性,其特征为:

1.犯罪构成是主体、客体及主客观要件的综合实体;

2.犯罪构成系违法性与责任性的法律凭证;

3.犯罪构成乃判定犯罪的法律准则。

二、关于犯罪构成要件的法律定义是什么,在我国刑法中,犯罪构成是指所有形成犯罪所需的主观、客观要素的总和。

这一概念揭示了犯罪构成的三大特点:首先,犯罪构成是一系列要素的集合体。

每一特定犯罪构成均包括众多要素,既有刑法总则规定的通用要素,亦有分则具体条款针对特定犯罪设定的要素。

犯罪构成并非个别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简单叠加,而是紧密相连、相互依存的整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二、犯罪构成四要件与三阶层的区别是

1.四要件观点主张犯罪构成需满足主客观各方面的要求,由以下四要素组成:

(1)犯罪主体,指达到法定年龄,具刑事责任能力,对社会造成危害者;

(2)犯罪客体,即受我国刑法保护且遭受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

(3)主观方面,即犯罪者对其危害行为及后果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目的和主观罪过等;

(4)客观方面,即犯罪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包括危害行为、结果、因果关系等因素。

2.三要件说主张犯罪构成需符合以下三个递进式组合的条件:

(1)犯罪构成该当性,即行为符合构成要件且属违法;

(2)违法性,即犯罪行为不仅符合构成要件,更应为法律所禁止;

(3)有责性,即对满足前述两个条件的行为,可对行为人进行谴责。

三、犯罪构成四要件与三阶层区别举例

三阶层犯罪构成包括:

1.符合盗窃罪构成要件;

2.破坏金融机构安全性;

3.承担盗窃罪法律责任。

四要件则是:

1.犯罪主体,即实施盗窃行为者;

2.犯罪主观方面,即存在盗窃故意;

3.犯罪客观方面,即符合盗窃行为所导致的结果;

4.犯罪客体,即盗窃行为造成的重大损失。

大陆法系犯罪构成体系为三阶段递进,涵盖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及有责性。

一个行为若构成犯罪,需满足行为符合构成要件且违法,以及行为人须负起相应责任。

在审视某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之际,首要判定的便是此行为是否符合某罪之构成要件(构成要件该当性,即构成要件与法律规定的一致性)。

以上是关于犯罪构成特征是什么意思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1对1深度沟通法律需求,3~15分钟获得解答!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处罚偷盗树木行为

    如何处罚偷盗树木行为。根据不同情况,盗伐树木行为可分为三种情况。对于盗伐行为,法律规定需进行经济赔偿并补种树木,同时可能面临罚款、没收盗伐树木和财产等处罚。若构成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将受到更严厉的刑事处罚。

  • 证人证言的法律效力评估

    证人证言的法律效力评估问题。证人证言需满足真实性和相关性要求,内容应为证人亲自所见所闻,排除传闻证言和与案件无关的事实。法院需查明证人身份和与当事人关系。评估证人证言时,需综合考虑证人的主观和客观因素,以及证言获取方式。证人应陈述亲历事实,间接途径获

  • 炸鱼炸死人是否构成过失爆炸罪

    炸鱼炸死人是否构成过失爆炸罪的问题。过失爆炸罪构成要件包括客体为公共安全,客观要件包括行为人实施过失引起爆炸的行为且造成严重后果,主体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要件为过失。若炸鱼行为因疏忽或过于自信导致爆炸事件,造成致人重伤、

  • 投资平台诈骗的定罪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

    投资平台诈骗的定罪标准及相关法律依据。投资平台诈骗是金融犯罪的一种,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诈骗方法非法集资。其定罪标准涉及诈骗数额的大小、主观故意及侵犯的客体等方面。文章还引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关于集资诈骗罪的处罚规定。

  • 卖私油1000升的处罚标准
  • 破坏他人财产金额达到多少可以入刑
  • 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民事赔偿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