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经纪人是根据我国《保险法》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单位。保险经纪人在保险市场上起到重要的角色,为投保人提供保险方案设计、商议保险协议和代表投保人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的职责。
保险经纪人需要具备一定的保险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保险市场的规则、构成和行情。为了确保保险经纪人的业务素质,国际上对保险经纪人设有严格的资格要求。在中国,设立保险经纪人需要经过中国保监会的审批,并且从事保险经纪业务的人员需要参加保险经纪人资格考试并获得资格证书。
虽然保险经纪人和保险代理人都是保险市场的中介人,但是两者之间存在一些区别:
保险经纪人已经有着很长的历史,起源于17世纪的英国,并且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然而,在中国,保险经纪人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保险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但国内保险业务中并未广泛实行保险经纪人制度。不过,在国际保险业务中,我们经常会接受国外保险经纪人介绍的保险业务。
保险代理人的定义和业务范围。保险代理人是指根据保险人的委托,向保险人收取佣金,代办保险业务的机构或个人。其业务范围包括代理推销保险产品、损失勘察和理赔、宣传保险知识、设计保险方案、协助客户选择保险公司和产品、办理投保手续、提供售后服务、回访客户和维护
保险合同的定义及其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具备有偿性、保障性、有条件的双务性、附和性及射幸合同和最大诚信合同等特征。投保人要取得保险的风险保障需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承担保险保障责任。
保险合同纠纷的成因。由于保险展业不规范,保险代理人的销售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业务员素质低、使用模糊描述诱导客户等。同时,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不成熟,过于注重展业而忽视承保和理赔环节,导致保险合同纠纷频发。理赔服务不到位,存在“错赔、烂赔、惜赔、不合理拒赔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双方属于代理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保险代理人的权益维护依据保险法和新劳动法,离职规定遵循劳动合同法。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办理业务,报酬以佣金为主,与保险公司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