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经济日报》和《华尔街时报》对三聚氰胺事件的报道,可以发现两者关注的问题有所不同。《经济日报》着重讨论企业的道德与信誉、道德建设、奶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奶业振兴、扶持奶农与奶企工作、三鹿奶粉事件的教训、奶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等宏观问题。而《华尔街时报》则更关注投资中国的风险、中国贫富悬殊与财富分配的正义性、中国企业事故的承责与产品质量监督、民事伤害赔偿的司法机制、中国新闻管制的后果、中国的食品安全恐慌、中国的新闻监督与司法赔偿机制、中国食品安全执法力度、中国食品监管部门的责任等微观问题。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华尔街时报》对社会财富分配的正义性、中国企业事故的承责与产品质量监督、民事伤害赔偿的司法机制等微观问题的探讨更为值得关注。
三鹿奶粉的侵权行为尚未得到解决,特别是涉及到三鹿人身侵权的破产清偿问题。根据我国现行《破产法》第113条的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以下顺序清偿:首先是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以及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其次是破产人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最后才是普通破产债权。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在三鹿企业破产清偿中,人身侵权之债被列为普通破产债权进行清偿。
根据2009年11月29日各大报纸的报道,《三鹿破产已裁定终结,30万结石患儿无望获得赔偿》。石家庄中院作出的裁定显示,三鹿对普通债权的清偿率为零。根据法律规定,企业宣告破产后,优先偿还的是员工的工资和社保,然后是抵押债权,最后才是普通债务,包括对患儿的赔偿部分。
人身损害赔偿是指民事主体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受到不法侵害,造成伤、残、死亡及其他损害,要求侵权人以财产赔偿等方式进行救济和保护的侵权法律制度。我国现有的赔偿制度以补偿性赔偿为原则,即对损害事实负有过错的当事人,需要赔偿受害人因其不法行为而遭受的实际损失。
然而,在三鹿企业破产中,人身侵权损害赔偿无法得到清偿,法律实践显示了这一制度的缺陷,当企业面临破产时无力赔偿受害人,被侵权人的债务被归为普通财产清偿,导致这种最低程度的保障无法实现。
普通债权的清偿是破产企业财产清偿的最后步骤。普通债权包括无担保的合同债务和侵权债务。侵权债务与合同债务在构成要件、形成原因、归责原则、救济程序和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合同关系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产生的,而损害赔偿是基于侵害人依法向国家负有的责任;合同行为是法律所鼓励的合法行为,而人身损害侵权是法律所禁止的非法行为。
随着近代人权运动的发展,生存权、健康权作为一项神圣的不可剥夺的权利已经在许多国家的宪法上得到了确立。为了实现这一权利,限制个人和企业的权利也是合理的。在企业的破产分配中,保障职工权益和国家税收优先权是正确的,而人身权和健康权的损失更为重大。因此,在破产财产清偿中赋予人身侵权损害赔偿优先权是符合社会利益的。
合同债务的当事人可以对合同有合理的预期,并采取预防措施来防止对方当事人的违约行为。而侵权行为的受害人往往无法预期侵权行为的发生,也难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因此,在破产财产分配中,应明确区分合同债务和人身侵权损害赔偿之债,并赋予人身侵权损害赔偿优先权。
在破产财产分配中,如果将人身侵权损害赔偿之债置于普通债权之外,企业以一种社会化的角度看待问题,强调企业对社会的责任。这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尤其是相对于实力强大的企业而言,个人抵抗侵害的能力是非常弱小的。
建议根据我国新《破产法》第113条第2款的规定,将人身侵权损害赔偿债务与破产人欠缴的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并列,设置在破产财产分配的第二顺序。
通过法律制度的设计,强制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这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强化是一种良好的宣传。在破产财产分配中,将人身侵权损害赔偿置于普通债权之外,体现了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
在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将侵权行为的赔偿优先权纳入破产财产分配机制,有助于保护被侵权人的利益。建立合理的人身侵权损害赔偿机制,有利于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预防大规模的社会问题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
公司解散时的实物资产分割方式。清算时,实物资产可折现用于偿还债务,剩余财产按照股东出资或持股比例分配。清算期间,公司不得从事与清算无关的经营活动,财产不得分配给股东,直到债务清偿完毕。公司破产清算流程包括解散决议和清算组成立、债权人通知和公告、清算方
企业法人的定义及种类,包括国内外不同类型的企业法人。文章还介绍了企业法人需要满足的条件和其特点,如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法人资格的取得等。最后阐述了企业法人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如促进经济发展、保护权益、规范市场秩序和便于管理监督等。
单位破产后职工丧葬费用的清偿问题。依据我国破产法规定,破产财产清偿顺序包括职工工资、福利和补偿金,社会保险费用和税款,以及普通破产债权。若破产财产不足,按比例分配。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的工资按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不同类型公司在解散或破产过程中财产的分配顺序。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在解散时的财产清偿顺序各有规定,包括支付职工工资、社会保险费用、税款和其他债务等。而企业破产时,破产财产的分配则需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然后按照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