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英美法系的规定,不论是普通合伙人还是有限合伙人,对于入伙之前的合伙债务,其责任都以其出资额为限。这是因为入伙人在加入合伙之前并没有参与合伙事务行为,要求普通合伙人对入伙前的合伙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将违背“对价原则”与“公平原则”。而在大陆法系中,新入伙的普通合伙人普遍要对入伙前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则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这是因为每个民事主体都应该对自己的经济行为负责,这种规定在我国也得到了采纳。
有人认为《合伙企业法》第44条的两款规定难以理解,甚至存在矛盾。第一款规定了新入伙的合伙人与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权利和责任,除非入伙协议另有约定。而第二款规定了新合伙人对入伙前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那么,如果入伙协议中约定了新合伙人不承担入伙前的债务,应该适用第一款还是第二款呢?
筆者认为,在有限合伙存续期间,中途加入为普通合伙人的情况下,其与加入前的合伙债务无关。第一款的规定意在强调入伙协议是合伙人内部的约定,具有法律效力。然而,入伙协议并不为外部所知,因此该内部约定对合伙之外的第三方债权人并没有法律效力。为了加强对债权人的保护,第二款规定了新合伙人对于其加入前的合伙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因此,第一款针对合伙人内部关系,而第二款则针对合伙之外的第三方,并不存在矛盾。同样地,如果入伙协议约定不承担责任,该约定在合伙人内部有效,但对于合伙之外的第三方无效。
普通合伙人的行为能力和责任。普通合伙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并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对于有限合伙人,尽管有人认为欠缺民事行为能力人成为有限合伙人有利于其财产保值增值,但另一些人认为这会导致其难以理性判断和监督合伙事务,因此不建议欠缺民事行为能力人成为有
合伙人个人财产清偿债务的顺序问题,指出不同国家对此有不同的原则,并存主义和补充连带主义是其中的两种。我国采取补充连带主义原则,即合伙债务的清偿应首先使用合伙财产,不足部分由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此原则既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又界定了合伙财产与合伙人个人财
合伙人死亡是否属于法定退伙的问题,以及合伙人死亡后继承人的权益和退伙人是否应承担合伙企业的债务。在我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下,合伙人死亡属于法定退伙的情形,其继承人可以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取得合伙人资格。退伙人应根据其应分担的比例分担亏损,对于基于退伙前
民法通则及司法解释中关于个人合伙的规定。个人合伙是根据协议由多个公民共同经营、共同劳动的合作关系。合伙协议应包含出资、盈余分配、债务承担等事项。合伙人投入的财产共同管理和使用,合伙债务由合伙人按约定方式承担。在民事诉讼中,个人合伙以核准登记的字号为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