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相关知识 > 保险代理 > 保险法中对保险诈骗有哪些规定

保险法中对保险诈骗有哪些规定

时间:2025-01-01 浏览:5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32

保险法

第一百三十一条 保险欺诈罪的构成

根据《保险法》规定,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以下行为之一,进行保险欺诈活动,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
  2. 未发生保险事故而谎称发生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3. 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4. 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人身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5. 伪造、变造与保险事故有关的证明、资料和其他证据,或者指使、唆使、收买他人提供虚假证明、资料或者其他证据,编造虚报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

如果上述行为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于问题的解释》

一、诈骗未遂的定罪与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于问题的解释》规定,如果已经着手进行诈骗行为,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获取财物,属于诈骗未遂。如果诈骗未遂情节严重,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八、保险诈骗罪的数额界定

根据《决定》第十六条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构成保险诈骗罪。

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内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2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关于保险诈骗未遂能否按犯罪处理问题的答复》(1998.11.27〔1998)高检研发第20号)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的答复,如果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保险诈骗行为,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获得保险赔偿,属于诈骗未遂。如果诈骗未遂情节严重,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险合同的定义

    保险合同的定义及其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具备有偿性、保障性、有条件的双务性、附和性及射幸合同和最大诚信合同等特征。投保人要取得保险的风险保障需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承担保险保障责任。

  •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双方属于代理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保险代理人的权益维护依据保险法和新劳动法,离职规定遵循劳动合同法。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办理业务,报酬以佣金为主,与保险公司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

  • 醉驾肇事:保险公司亦承担责任

    车主购买了保险并签订了保险合同,要求保险公司赔偿涉水损坏引起的发动机修理费。根据《保险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在发生保险事故后应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如果由于故意或者重大过失未及时通知导致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难以确定,保险公司

  • 人身保险中的常见问题

    关于时效期,《保险法》中有明确的规定,人寿保险的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权利,自其知道保险事故发生之日起五年不行使而灭失。当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支付的保险金并不具有财产保险合同中的补偿性质,也不存在实际损失低于或高于

  • 保险法中对保险诈骗有哪些规定
  • 人身保险合同的法律适用
  • 达到人身意外伤害标准的应该满足哪些要件
保险相关知识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