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保险法 > 保险相关知识 > 保险代理 > 保险法中对保险诈骗有哪些规定

保险法中对保险诈骗有哪些规定

时间:2025-01-01 浏览:6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632

保险法

第一百三十一条 保险欺诈罪的构成

根据《保险法》规定,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有以下行为之一,进行保险欺诈活动,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
  2. 未发生保险事故而谎称发生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3. 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4. 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等人身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
  5. 伪造、变造与保险事故有关的证明、资料和其他证据,或者指使、唆使、收买他人提供虚假证明、资料或者其他证据,编造虚报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骗取保险金。

如果上述行为情节轻微,不构成犯罪,将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于问题的解释》

一、诈骗未遂的定罪与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于问题的解释》规定,如果已经着手进行诈骗行为,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获取财物,属于诈骗未遂。如果诈骗未遂情节严重,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八、保险诈骗罪的数额界定

根据《决定》第十六条规定,进行保险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构成保险诈骗罪。

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内的,属于“数额巨大”;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2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关于保险诈骗未遂能否按犯罪处理问题的答复》(1998.11.27〔1998)高检研发第20号)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的答复,如果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保险诈骗行为,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获得保险赔偿,属于诈骗未遂。如果诈骗未遂情节严重,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的区别

    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的区别。自愿保险基于平等互利、等价有偿的原则,双方自愿订立保险合同;而强制保险则是根据国家法律和法规规定,特定人员必须参加的保险,范围受严格限制。如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通常为强制保险。

  • 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影响

    关于继承权的法律条例中涉及到的一个重要议题,即在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情境下会产生的影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这样的行为不论最终是否成功,继承人都会丧失继承权。文章强调了法律对于这种行为的态度和立场。

  • 保险代理人的定义和分类

    保险代理人的定义、分类及业务范围。保险代理人分为专业代理人、兼业代理人和个人代理人三种。不同类型的保险代理人业务范围有所不同,其中保险代理公司可代理推销保险产品、收取保费及协助理赔等;兼业保险代理人主要代理推销保险产品和收取保费;个人代理人则根据保险

  • 海上保险合同的特点

    ⑵ 海上保险合同是射幸合同。海上保险合同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保险费率,它是依照大数法则根据特定风险发生的概率厘定的。所以我国《保险法》第 30 条规定:“对于保险合同条款,保险人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有争议时,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

  • 报案不及时擅离现场,查不清事故原因保险公司能否赔偿
  • 人身保险的受益人是由谁指定的
  • 达到人身意外伤害标准的应该满足哪些要件
保险相关知识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