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主侵占雇员保险金不当得利被判返还
张先生与段女士夫妻二人为雇员王先生投保了意外伤害险,王先生发生交通事故后,张先生和段女士以受益人的身份占有了保险理赔金。一无所获的王先生将保险业务员马女士诉至法院索要保险金,马女士被法院判决需支付王先生保险金之后将两位雇主诉至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二被告返还15万元保险金。日前,法院判决二被告共同返还原告保险金15万元。
原告马女士诉称:“我是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被告张先生是北京一运输公司业主,曾委托我为他的雇员王先生上了一份国寿意外伤害999急救保险,并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受益人为法定,另保了一份团体人身意外保险及附加团体意外伤害医疗保险。
“2006年2月,王先生发生交通事故,右腿截肢后于2007年4月17日委托我到保险公司代为申请理赔,保险理赔款共计15万元。我领到上述15万元后,二被告以保险费由其运输组支付为由,向我索要保险理赔款,我由于法律知识欠缺及对二被告的信任,于2007年将保险理赔款分四次给付了段女士,并出具了收条。但之后二被告拒绝将15万元保险理赔款交付给王先生。后王先生将我起诉至法院,法院判决返还王先生应得的保险费15万元。因二被告的行为,给我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要求二被告返还保险费15万元。”
二被告辩称:“因为原告向我们允诺,若给员工上集体保险合同,发生意外后,保险费就由雇主所得,如果没有原告的承诺,是不会给王先生上此保险的,所以不同意返还保险费。”
顺义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在团体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中明确写明有残疾保险金的受益人为被保险人本人的记载。雇员王先生在事故中造成截肢,其有权获得保险公司按照保单所相应给付的理赔金。原告马女士不应将受托领取的保险金交付给被告段女士,二被告更不应将此款项据为己有。因张先生的运输组为个体企业,属于家庭共同经营,故判决二被告共同返还原告保险金15万元。
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的区别。无因管理制度涉及管理他人事务的社会关系调整,包括管理费用的返还、利益的交还、通知义务、赔偿责任等,而不当得利制度主要解决的是返还问题。无因管理的管理人可能支出必要费用但未获利益,不当得利制度不利于保护管理人合法权益。此外,两
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的管理办法,包括总则、定义及相关当事人的义务。文中定义了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当事人包括委托人、受托人和托管人,并规定了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明确了保险资金的独立性和投资决策的原则,以及当事人应遵守的法律和规定。最后,阐述了监管部门的职责和
捡到他人财物后的法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捡到他人财物并拒不归还可能构成侵占罪,属于刑事犯罪。不当得利的情形下,若无合法根据取得利益并导致他人损失,应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侵占罪属于自诉案件,被侵占人需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捡到他人财物后应
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的损害赔偿范围和标准,包括总损失调解原则、赔偿责任的划分等。同时,也讨论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的处理方式和赔偿比例,涉及第三者保险的情况以及无保险的情况。此外,文章还详细介绍了各种赔偿项目及计算标准,如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