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涉及原告徐XX与被告刘XX、刘X根、刘X生、刘X古、刘XX之间的合伙清算纠纷。该案于2006年12月22日在本院立案,并依法由审判员易*华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审理。原告徐XX及其委托代理人钟*平出庭参加诉讼,被告刘XX、刘X生、刘X古、刘XX也出庭参加诉讼,而被告刘X根则经本院依法传唤却无正当理由拒不出庭参加诉讼。经过审理,本案已经终结。
原告徐XX称,原、被告共同合伙经营一家木片加工厂。双方约定原告负责机器设备、生产技术及产品销售,而被告负责厂房、原材料采购以及生产许可证手续等。双方还约定原、被告各出资金购买加工木材料。然而,由于被告未办理生产许可手续,该厂在生产11天后被林业部门责令停业。在停业期间,原告共投入了19000元人民币用于购买原材料。停业后,被告拒不与原告进行合伙清算。因此,原告向本院提起诉讼,请求合伙清算并要求被告返还19000元人民币的投资款。
被告刘XX、刘X生辩称,原告提供了机器设备是事实,但未投入资金,要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被告刘X古、刘XX辩称,他们并非合伙人,请求法院驳回对他们的起诉。
本案涉及合伙清算纠纷。庭审中,被告刘X古、刘XX否认自己参与了合伙,而同案被告刘XX、刘X生对上述被告的辩解予以认可。原告也未能提供证据证实这两人的合伙身份。因此,可以认定这两人不是合伙人,不适格成为本案的被告,故应驳回原告对他们的起诉。
根据庭审查明的事实,无法证明原告所述的投资金额19000元人民币,因缺乏相关证据佐证。原告未能形成证据链,无法证明其主张,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即使能够查明原告投入了19000元人民币购买原材料,也不存在返还问题,因为这是合伙期间原、被告约定的必要投入。因此,原告的这一主张也应予以驳回。
关于原告主张合伙清算的问题,应在合伙期间关系明确的情况下进行。然而,无法查明原、被告合伙期间的债权和债务,原、被告双方的陈述以及庭审中双方提交的相关账户无法证明这一点。具体理由如下:
合伙前的投入和产后利润分配应以原、被告的口头约定为准。这一点可以认定。然而,必须查明原、被告在生产期间购买原材料的资金投入以及产品销售金额,以及为生产和销售所花费的开支情况。尽管原告认可了被告刘X生提供的部分账本开支,但其他支出仍无法查明。
在查明上述问题后,还应对现有厂房、原告运回的机器设备以及其他资产进行估价,计算销售总额,减去合理开支,然后按约定进行利润分配。然而,原、被告双方的证据无法形成一致,且双方的证据不足以推翻对方的主张,导致合伙期间的债权和债务无法查明。因此,原告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该主张也应予以驳回。
被告刘X根拒不出庭参加诉讼,被视为对自身诉讼权利的放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和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判决如下:驳回原告徐XX的诉讼请求。案件受理费及其他诉讼费共计1120元由原告徐XX承担。
合伙购买货车后发生追尾事故的处理及资金问题。律师指出,维修费用由保险公司承担,涉及合伙关系和按揭的问题需进一步了解。关于与合伙人家人之间的资金问题,应根据合伙协议全面结算并分配或分担金额。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关于入伙、退伙、退伙
合伙企业法的适用范围,包括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在内的各类合伙企业。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需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有限合伙人的责任则限于其认缴的出资额。此外,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等特定单位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
普通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优先购买权行使效力问题。优先购买权在合伙人将其财产份额转让给非合伙人时适用,但合伙协议中的特殊约定除外。文章还涉及有限合伙人财产份额的强制执行和债权人权利的内容。
一般需要清算,但不是必须的,起诉合伙纠纷,如果未清算,法院一般不会立案受理,即使受理了,也无法审理。最终可能会驳回原告方的诉讼请求。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一是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以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