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的规定,有限合伙人可以将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但如果合伙人协议有约定的不得出质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
第七十二条 有限合伙人可以将其在有限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但是,合伙协议另有约定的除外。
合伙财产包括两部分:一是全体合伙人的出资,二是合伙企业设立后,所有以合伙名义取得的收益。
1.合伙人的出资合伙人的出资是指全体合伙人依合伙协议的约定实际缴付的出资总和。合伙人出资以后,对其作为出资部分的财产的权利则受到限制,出资财产部分作为合伙企业的财产由全体合伙人共同管理和使用;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出资人不得私自转移或者处分,也不得随便请求退回。合伙人依约定可以劳务出资,全体合伙人协商确定对劳务出资的评估办法。但由于劳务与人身不可分,表现为人的行为,因此,劳务出资部分不可能成为合伙企业的财产由全体合伙人统一管理和使用。
合伙人对其向合伙企业出资部分是否丧失财产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而由合伙企业所有或持有?原则上讲,合伙人并不丧失出资部分的财产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而只是权利的行使受到一定的限制。合伙人在合伙企业存续期间以其所出资的份额或比例参与合伙经营利益的分配或分担合伙经营的亏损。而且,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可以将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转让合伙人以外的人。如果是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则只须通知其他合伙人即可。另外,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可以将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即合伙人依法可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为标的,与他人签订质押担保合同。如果合伙人要求退伙,还可依法请求退还出资的实物。这些都说明合伙人对其出资财产部分并不丧失所有权或经营管理权,只是权利的行使受到一定的限制。
2。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所有收益 这部分财产是合伙企业设立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积累的财产,由全体合伙人共同共有。
关于合伙财产的法律性质,我国《民法通则》第32条明确规定:合伙人投入的财产,由合伙人统一管理和使用。合伙经营积累的财产,归合伙人共有。这说明,无论是合伙人的出资,还是以合伙企业的名义取得的收益,虽然被确定为合伙企业财产,但财产所有权的主体并不是合伙企业,而是全体合伙人。虽然合伙财产与合伙人个人财产相区别而具有团体财产性质,但合伙财产并不是由合伙企业独立享有。每个合伙人对合伙财产都有自己的应有份额,即合伙财产与合伙人是密不可分的,不像法人有独立的、脱离成员的财产。
新《合伙企业法》对我国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它丰富了企业组织形式,为多种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创造了条件,尤其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限合伙的二元责任制度和管理结构适应了风险投资的需要,受到投资家们的青睐。随着有限合伙的确立,传统合伙企业也
合伙企业的定义分类、特征和经营期限问题。合伙企业由各合伙人共同出资、经营和承担风险,分为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其特征是生命有限、责任无限、相互代理、财产共有和利益共享。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限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合伙协议、企业经营状况等。
有限合伙人财产份额出质和转让的问题。根据《合伙企业法》,有限合伙人有权将其财产份额进行出质和转让,但须遵守合伙协议的约定。此外,设立有限合伙企业的条件包括合伙人数量、公司名称、普通合伙人以及详细的合伙协议。
有限合伙协议与章程的关系。合伙协议是设立合伙组织的必备法律文件,需满足法定要件才能获得法律保护。公司章程是公司依法制定的基本文件,规定公司的重大事项和基本规则。有限合伙企业协议和章程虽无直接联系,但都是企业成立的基础。同时,《合伙企业法》对合伙协议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