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合伙协议存在的问题
最近,我应邀在长有限合伙协议问题多三角的两大一线城市的市级工商局内部授课,为工商局管理干部讲授“私募股权基金设立法律文件的若干问题”时,发现近三个月注册的有限合伙企业《合伙协议》中,85%的有限合伙协议存在各种类型的错误和瑕疵,而且90%的有限合伙协议均为国内著名的某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起草和修订。
我们完全可以大胆的预计:3年后,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企业与目标公司、政府引导基金出资主体与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诉讼纠纷将爆发性增长。
部分协议中的部分初级错误如下:
投资期,指自本有限合伙成立日起(5)年,但普通合伙人有权根据当时的情况依其独立判断决定延长,但投资期最多延长2年;特殊情况下经全体合伙人同意者除外。
基金投资期与基金存续期概念混淆!在有限合伙经营期限内,有限合伙按其承诺出资总额的第一年2%、第二年2%、第三年1.5%、第四年之后每年1%的份额支付管理费
合伙企业法中合伙人未出资需要承担的违约责任。规定有限合伙人应按时足额缴纳出资,未履行则需承担补缴义务并对其他合伙人承担违约责任。个人合伙需订立书面协议,明确出资、盈余分配等事项。合伙人共同管理财产并对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债务由合伙人按约定承担连带责
中国有限合伙制度立法的不足。地方立法推动中央立法是中国创业投资立法的特点,但地方性立法受到法律体制限制和实践操作困难。有限合伙制度作为市场主体立法的一部分,应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的法律做出规定。现行《合伙企业法》未能充分考虑法律的适应性,对有限合伙制
有限合伙企业执行事务合伙人的报告义务履行方式,包括定期向其他合伙人报告事务执行情况和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合伙人拥有对执行事务的监督权。执行事务合伙人有权提出异议并暂停事务执行,若受委托人不按协议或决定执行事务,其他合伙人可撤销其委托。
有限合伙人的竞业自由权利。根据《合伙企业法》,有限合伙人享有经营与本企业相竞争业务的权利,可以自行经营或与他人合作经营,除非合伙协议另有约定。普通合伙人可以在协议中约定限制有限合伙人的竞业权利,但必须明确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