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招标投标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评标委员会应根据招标文件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如果国务院对特定招标项目的评标有特别规定,应遵循其规定。评标是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和比较的过程。评审的标准和方法是评标的关键问题,也是评标的原则问题。
招标文件中列明了评标的标准和方法,目的是让潜在投标人了解这些标准和方法,以便进行投标并争取中标。这些预先列明的标准和方法在评标过程中是否真正被采用,是衡量评标公正性和公平性的标准。为了确保评标的公正和公平,评标必须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进行,不得采用未列明的标准和方法,也不得改变招标确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这一点是世界各国的通常做法。
评标标准一般包括价格标准和非价格标准。非价格标准是指除价格以外的其他相关标准,也称为“非价格标准”。这些标准用于确定中标的投标。非价格标准应尽可能客观和定量化,并以货币额或相对权重的形式表示。在货物评标中,非价格标准主要包括运费和保险费、付款计划、交货期、运营成本、货物的有效性和配套、零配件和服务供应能力、相关培训、安全性和环境效益等。在服务评标中,非价格标准主要包括投标人及参与提供服务的人员的资格、经验、信誉、可靠性、专业和管理能力等。在工程评标中,非价格标准主要包括工期、质量、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往经验等。
评标方法是运用评标标准评审和比较投标的具体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
国务院可能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机密的项目以及某些特殊的服务项目作出特别的评标规定。如果有这些规定,应予以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关于评标专家的补抽情况。包括专家与投标人的特定关系、无法参加评标、同一工程中的专家数量以及特殊情况下的补抽等要求。法律还规定了评标委员会的组建和成员要求、评标专家的资格要求以及评标过程的保密和公正等方面的内容。
行政处理个别评标专家倾向性意见的问题。在评标过程中,如果发现有倾向性意见,行政监督部门应要求专家阐述依据和理由。如无法合理阐述,则视为无效。根据情况轻重,可给予相应处理措施,严重者可取消其评标资格。文章还介绍了评标委员会的职责和评标流程,包括成员组成
根据《招标投标法》评标标准和方法的确定问题。评标委员会需按招标文件中的评标的标准和方法进行评审和比较,遵循公正和公平原则。评标标准包括价格标准和非价格标准,后者应客观并尽可能定量化。评标方法包括最低评标价法、打分法和合理最低投标价法,可统称为综合评标
它的好处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建设资金,使招标人达到最佳的投资效益。特别是有利于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法则,有效遏制建筑市场中的蔓延。(二)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