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PE界曾对QFLP翘首以盼,但一年来的实践证明,QFLP进展并不顺利。结汇问题仍是一大障碍。在实际操作中,QFLP的投资额度仍然无法一次性换汇使用,每一单投资都必须单独申请外汇额度,同时进行投资行业的审查。
另一个现状是:目前获得QFLP资格的都是外资GP(一般合伙人),而不是LP(有限合伙人)。
这或许与试点QFLP的初衷有所出入。
上海金融办试水QFLP时,金融办主任方*海就曾表示,“将给予国外养老基金、慈善基金、大学基金等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外资PE试点企业的资格。”
所以,有观点认为,目前的QFLP确切的讲,应该是QFGP。
**集团分析师傅-喆认为,“由于募集、投资、退出整个环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境外LP(有限合伙人)对于QFLP普遍持观望态度。”
从外管局的角度而言,QFLP在结汇问题上的前景似乎并不乐观。据新*社报道,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12年将继续严厉打击“热钱”跨境流动,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QFLP制度出台,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在推动。因此,有人将此视为各个地方政府跑马圈地,争夺PE投资的“政策秀”。
但某获得QFLP试点资格的GP表示,尽管目前QFLP的形式大于内容,但获得了QFLP试点资格,就意味着获得了政府的信任,“这很重要”。
**集团分析师傅-喆认为,在2012年,外资GP/LP仍然会继续积极申请QFLP资格,希望能够更便利地投资到中国市场,并期待政策能够适度调整。
新《合伙企业法》规定的合伙企业类型及其基本特征。合伙企业主要分为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两种类型,前者由普通合伙人组成,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后者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组成,有限合伙人责任限于认缴出资额。此外,合伙企业具有由各合伙人组成、共同出资、共同经营、
我国私募基金有限合伙协议约定保底的有效性问题。我国对有限合伙人的保底条款持否定态度,并禁止提供优先级份额认购者保本收益安排。有限合伙人的保底条款分为内部保底和外部保底,前者存在较大的违法风险,后者属于非典型的保证担保性质,一般认定为有效,但在私募基金
普通合伙企业和有限合伙企业中合伙人对债务的承担方式。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以合伙企业财产承担债务为前提;有限合伙人责任限于其认缴的出资额;特殊普通合伙中,造成合伙企业债务的合伙人应承担无限责任或无限连带责任,其他合伙人责任限于财产份额。这些规定
有限合伙制度的内涵特征。有限合伙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共同组成,具有双重责任形式并存的特点。有限合伙人不参与合伙事务处理,并以出资为限承担债务责任。此外,有限合伙属于非法人团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团体性和对外承担责任的相对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