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PE界曾对QFLP翘首以盼,但一年来的实践证明,QFLP进展并不顺利。结汇问题仍是一大障碍。在实际操作中,QFLP的投资额度仍然无法一次性换汇使用,每一单投资都必须单独申请外汇额度,同时进行投资行业的审查。
另一个现状是:目前获得QFLP资格的都是外资GP(一般合伙人),而不是LP(有限合伙人)。
这或许与试点QFLP的初衷有所出入。
上海金融办试水QFLP时,金融办主任方*海就曾表示,“将给予国外养老基金、慈善基金、大学基金等长期机构投资者参与外资PE试点企业的资格。”
所以,有观点认为,目前的QFLP确切的讲,应该是QFGP。
**集团分析师傅-喆认为,“由于募集、投资、退出整个环节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境外LP(有限合伙人)对于QFLP普遍持观望态度。”
从外管局的角度而言,QFLP在结汇问题上的前景似乎并不乐观。据新*社报道,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2012年将继续严厉打击“热钱”跨境流动,维护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目前,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QFLP制度出台,更多的是地方政府在推动。因此,有人将此视为各个地方政府跑马圈地,争夺PE投资的“政策秀”。
但某获得QFLP试点资格的GP表示,尽管目前QFLP的形式大于内容,但获得了QFLP试点资格,就意味着获得了政府的信任,“这很重要”。
**集团分析师傅-喆认为,在2012年,外资GP/LP仍然会继续积极申请QFLP资格,希望能够更便利地投资到中国市场,并期待政策能够适度调整。
合伙人财产份额出质的法律意义,指出其为物权行为,指有限合伙人将其财产份额作为抵押的行为。合伙人出质财产份额需经过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否则行为无效并需承担赔偿责任。同时,依据《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转让或出质财产份额的法律规定包括转让要求、优先购买权
新《合伙企业法》对我国企业组织形式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它丰富了企业组织形式,为多种市场主体自由竞争创造了条件,尤其有利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限合伙的二元责任制度和管理结构适应了风险投资的需要,受到投资家们的青睐。随着有限合伙的确立,传统合伙企业也
普通合伙人在合伙企业中的信息披露义务履行方式,包括向有限合伙人提供财务账簿和报告经营情况。同时,还详细阐述了普通合伙人的不同出资方式,包括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劳务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普通合伙除名的相关规定及其法律定义,包括除名的情形和程序。同时,文章还讨论了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人人数的限制,以及隐名合伙与有限合伙的区别。由于法律对有限合伙企业合伙人数的限制,许多创投型有限合伙企业采用隐名合伙的方式规避限制,使得法律规定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