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汇票、本票、支票、债券、存款单、仓单、提单等质物的质押合同应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将权利凭证交付给质权人,才能生效。质押合同自权利凭证交付之日起生效。然而,在权利凭证交付之前,质押合同已经成立,但尚未生效。
在实践中,需要注意无记名有价证券与记名有价证券的区分。对于无记名有价证券设质的情况,只要权利凭证交付给质权人,质押合同即刻生效。而对于记名有价证券设质的情况,则需要通过背书方式,在证券上注明该证券设定质押的情况,然后将证券交付给质权人。
如果股票可以依法转让,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并在证券登记机构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在股票质押后,不得转让,除非经出质人与质权人协商同意。出质人转让股票所得的价款应当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按照质权人与第三人约定进行提存。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份出质,适用公司法关于股份转让的相关规定。质押合同自股份出质记载于股东名册之日起生效。
与票据、债券、存款单、仓单和提单不同,股票的价格随着股票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其担保价值也可能大幅波动。此外,股票质押还存在可能利用设置的形式回避公司法的强制性法律规定的风险。为了维护股份公司和众股东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股票质押的积极作用,制定了相应的规定。
一般情况下,禁止出质人在股票质押后将其股票转让给他人。然而,如果出质人与质权人一致协商同意将质押的股票转让给第三人,即可例外。但出质人在转让股票时必须提前清偿所担保的债权或按照与质权人约定的方式进行提存。
质押合同的生效要件是出质人将质物转移占有给质押权人。在股票质押中,由于股份全部托管于证券登记公司,因此双方需办理出质登记,并取得登记机关出具的书面证明,才能视为转移占有质物,质押合同才生效。如果未办理出质登记,质押双方订立的质押合同只是成立而非生效。债权银行在债务履行期届至前,享有受法律保护的质权,但只是一种期待权,不能行使。只有当证券公司未适当履行债务时,债权银行才能行使质权。因此,与一般银行借贷合同的诺成性质不同,质权贷款合同是实践性合同。
质押与质权的定义和原理,并重点分析了动产质押贷款业务中的风险控制问题。质押物监管是动产质押贷款风险控制的重点,如果无法有效监管质押物,会导致信贷损失。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相对脆弱的情况下,动产质押监管解决了银企间的融资矛盾,通过第三方监管确保资金安全投
股权转让合同的分类和定义,以及合同的生效条件和生效过程。股权转让合同属于有名合同中的买卖合同类型。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特殊约定或法定生效条件需满足后方具有法律效力。法律要求中外合资等特定股权转让需经过批准手续才能生效,而登记手续是对股权转让事实的确认
质权人与出质人的关系以及他们在质押活动中的操作。质权人可以通过征信制度确定出质人的信用水平,并据此设定质押率和授信额度。对于物流中心的监管,需签订“仓储监管协议”以确保质权人的监管权。质权人与出质人签订的《质押协议》应明确保证金制度、强制平仓线等条款
流押条款与流质条款的区别。流押条款是抵押合同中关于未清偿时抵押物所有权转移的约定,被认为是无效的。流质条款则是在质押合同中约定债务未履行时质押物归质权人所有。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抵押权和质权的本质差异,抵押不转移占有权,质押则需转移质押物的占有。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