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合同通常以格式条款的形式出现,然而,由于保险人拟定的格式条款可能对被保险人的权益产生不利影响,新保险法对此进行了一系列规定和调整。
新法借鉴合同法的规定,特别增设了关于保险格式合同中特定条款无效的规定。其中,免除保险人依法应承担的义务、加重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以及排除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的条款将被视为无效条款。例如,某保险公司的重疾险条款规定某项疾病属于承保范围,但同时约定被保险人只有在开刀验明后才能理赔,这种约定将被视为无效。
新法规定,在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订立时,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提供投保单,并附上格式条款,并对合同的内容进行说明。也就是说,投保人在填写投保单的同时,可以清楚地了解所投保产品的具体条款。此外,对于免除保险公司责任的“免责条款”,保险公司应当在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向投保人书面或口头说明该条款的内容。未作提示或明确说明的条款将不产生效力。
新法对格式条款的解释原则进行了完善,采用保险人提供的格式条款订立的保险合同,在合同条款理解上产生争议时,首先应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如果存在两种以上的解释,应当作出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
新《保险法》对保险格式条款的规定强化了对条款内容的公平性和合法性要求,强调了保险公司如实提供保险产品信息的义务。这些规定将对保险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产生重要影响。
保险合同的定义及其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具备有偿性、保障性、有条件的双务性、附和性及射幸合同和最大诚信合同等特征。投保人要取得保险的风险保障需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承担保险保障责任。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双方属于代理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保险代理人的权益维护依据保险法和新劳动法,离职规定遵循劳动合同法。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办理业务,报酬以佣金为主,与保险公司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
免责条款的法律要求和有效性,强调其合法性为前提,并受到公平、诚实信用和公序良俗原则的约束。免责条款需清晰明确表述,在格式合同中应主动提醒当事人注意并说明。此外,还需遵守专业法律的规定并保留证据。
确认免责条款效力时需考虑的几个方面。首先,必须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协商一致的结果。其次,必须符合社会公共利益要求,保障公民及亲友的生命健康等权益。再者,必须合理分配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益与风险,维护企业经营和各方利益平衡。此外,格式合同的免责条款提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