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船舶 > 船舶所有权 > 船舶行业规范企业监督管理办法

船舶行业规范企业监督管理办法

时间:2024-06-28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007
船舶行业规范企业监督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对已公告的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的船舶建造企业(以下简称规范企业)的动态管理,督促其保持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的要求并改进提高,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已公告的规范企业,规定了规范企业监督检查、变更、整改、撤销公告等管理事项及程序。

第三条本办法是开展规范企业监督管理的主要依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船舶工业行业主管部门(以下统称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和中央企业(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央企集团)应依据《船舶行业规范条件》和本办法加强对规范企业的管理。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全国规范企业管理,负责规范企业监督检查、变更、整改、撤销公告等动态管理工作。

第五条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央企集团负责本地区(本集团)规范企业的监督管理,负责涉及规范企业动态管理的有关初审、数据汇总及相关材料报送,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核查等工作。

第六条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级社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建立和维护规范企业信息数据库和网上信息系统,开展规范企业管理信息汇总和分析工作。

第七条规范企业应自觉保持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按照本办法的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评,积极配合监督检查。

第三章 监督检查

第八条监督检查采取企业自查自评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主要是检查规范企业达标项和年度指标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的情况。

第九条规范企业应于每年4月底前提交上一年度的自查自评报告(见附件1),由各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央企集团审核后于5月底前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央企集团所属企业应同时抄送所在地的省级行业主管部门。

第十条规范企业应在自查自评报告中按照《船舶行业规范条件》和本办法的要求,对企业涉及《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的有关情况变化和改进提升等方面进行重点说明。

第十一条省级行业主管部门、央企集团应适时对本地区(本集团)的规范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对每个规范企业的现场检查原则上不应少于每两年一次。

第十二条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船级社协助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专家对规范企业自查自评报告进行审查。

第十三条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规范企业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不定期组织对规范企业执行《船舶行业规范条件》情况进行现场抽查。

第十四条鼓励社会组织、公众和媒体对规范企业出现不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四章 变更

第十五条规范企业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提出变更公告申请:

1、企业名称发生变化的;

2、企业注册地址发生变化的;

3、中央企业隶属的央企集团发生变化的;

4、规范企业之间兼并、重组导致公告内容发生变化的。

第十六条发生本办法第十五条所列情况之一的,企业应于变更发生之日起30日内提出变更申请(申请报告见附件2),经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或央企集团核实后报工业和信息化部;经审核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变更公告。

第十七条规范企业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照《船舶行业规范条件》重新提出申请:

1、企业生产地址搬迁的;

2、企业发生分立的;

3、与非公告的船舶建造企业进行兼并、重组的。

第十八条发生本办法第十七条所列情况之一的,企业应于发生变化之日起1年内重新提出申请,由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或央企集团进行初审后,报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审。逾期未重新提出申请的,视为自动放弃原规范企业公告。

第五章 整改

第十九条规范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通知其限期整改:

1、未按时上报年度自查自评报告的;

2、年度自查或年度检查发现问题的;

3、经核实存在自查自评报告虚假统计数据的;

4、其他不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要求的。

第二十条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或央企集团应督促企业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被要求进行整改的规范企业,应在完成整改后及时将有关情况经相应的省级行业主管部门或央企集团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六章 撤销公告

第二十一条规范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核实确认后,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撤销其规范企业公告:

1、一年以上未交付民用船舶、且既无新接民用船舶订单、又无已开工在建民用船舶的;

2、两年以上未交付民用船舶、且无新接民用船舶订单的;

4、被兼并,无独立法人资格的;

5、填报相关资料有重大弄虚作假行为的;

6、拒绝接受监督检查的;

7、不能保持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并且拒绝整改或在规定期限内整改仍未达到要求的;

8、发生经相关政府部门认定的重大责任事故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

9、发生其他不符合《船舶行业规范条件》要求的重大事项的。

第二十二条对拟撤销规范企业公告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书面告知相关企业,听取企业的陈述和申辩。

相关企业在收到书面告知函之日起30日内,可书面提出陈述或申辩。逾期未提出的,视为自动放弃陈述和申辩。

第二十三条被撤销规范企业公告的,原则上从被撤销之日起2年内,不得重新提出《船舶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申请。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2016年10月1日起实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船舶注销登记的办理程序

    船舶注销登记的办理程序,包括船舶转移所有权、船舶灭失或失踪以及船舶抵押合同解除三种情况下的注销登记。根据不同情况,船舶所有人或相关当事人需携带不同的证明文件到船籍港的船舶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经过审查核实后,船籍港的船舶登记机关会进行相应的注销操作并

  • 关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内中方干部的管理办法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中方干部的管理办法,包括董事会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构成及聘用、聘用合同制、干部流动和争议解决、工作保障和培训以及离职安排等方面。要求中方干部具备相关条件,如熟悉政策、行业技术,具备管理能力等,并实行聘用合同制,保障其工作权益,同时规定了

  • 船舶所有权变更的登记程序

    船舶所有权变更的登记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和《船舶登记办法》的规定,船舶所有权变更需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涉及签订书面合同和提交相关证明文件。船舶登记是赋予船舶国籍和权利义务的法律行为,登记机关会核实申请内容和材料,并在受理申请后记录基本情

  • 营业执照和经营范围

    营业执照和经营范围的相关内容,包括食品销售种类和《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此外,文章还介绍了不同类型营业执照的有效期问题,包括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外资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的营业执照有效期。最后提醒读者,如遇到法律难题可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 民营企业并购后的法律后果有哪些,有哪些法律风险
  • 房屋买卖网签可以延期吗
  • 个人土地使用法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