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有关企业管理的政策法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以下简称总公司)制定全资直属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暂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拥有总公司投资形成的法人财产权,并以自己的名义和全部资产为依托进行经济和民事活动。
企业依法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照章纳税。
企业本部的经营管理机构,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及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决定。
总经理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其主要职责如下:
企业的法定代表人非经总公司批准,不得兼任另一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企业法定代表人离任需经总公司指定的审计部门审计。
企业对职工实行聘任制(或合同制)。企业、职工双方应签定劳动合同。企业应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并有权依照国家政策法规、企业章程和劳动合同的约定,辞退或开除不合格的职工。
总公司的职工到企业工作或从企业回总公司,必须经过总公司人事部门的批准。从企业回总公司的,其职务(级)由人事部门考核并按规定报批后重新确定。
企业应制定人员编制方案及工资总额预算方案并报总公司批准。工资总额增长幅度不得高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幅度;职工工资人均增长幅度不得高于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幅度。
企业执行行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核算方式为独立核算。
企业必须使用法定的会计帐册。除法定会计帐册外,不得另立会计帐册。
企业必须以自己的名义在所在地银行开立帐户,办理往来帐款结算、现金收付等业务,不得以任何名目私立小金库,公款私存。
企业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做财务会计活动报告。财务会计报告在经注册会计师或注册审计师审查、验证、签字后向总公司财会部、企业主管部门报送。财务会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财务情况说明书、利润分配表以及相关的附属明细表。
企业不得以总公司名义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系统内筹集资金,若以自己名义筹集,必须经总公司批准。在系统外借款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企业的净资产属总公司所有,企业不得以任何方式转移、隐匿,否则,总公司有权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追究行政、经济、法律责任,并追回全部转移、隐匿资产。
总公司是企业的唯一投资人,以所有者身份对企业享有权利,承担义务。
总公司以投入企业的资本金为限承担企业债务。在企业经营期间不得抽走资本金,不得无偿占用企业的资产。
总公司根据《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对向企业投资所形成的国有资产进行监督管理,同时对企业行使下列管理职权:
总公司对企业实行经营目标责任制。主要目标及计算公式为:
总公司可根据管理需要增加其他考核指标。
总公司通过与企业签定经营责任书的方式对企业实施目标管理。
资金运用管理部门是总公司对企业实施管理权的职能部门。
总公司向企业派出监事会。监事会代表总公司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进行监督。监事会委员由总公司任命。监事会委员不得兼任企业的任何其他职务,不得领取企业的任何报酬。其职权如下:
监事会、资金运用管理部门在履行对企业的监督管理职责时,企业必须积极配合,按要求提供有关文件、资料、情况。
监事会、资金运用管理部门应根据总公司的规定、决定、企业章程对企业进行各项管理和监督,不得随意干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监督、管理事项涉及总公司其他部门时,应商其他部门。
监事会、资金运用管理部门在对企业进行监管活动中,必须为企业保守商业秘密,不得对外泄露。
本办法自1995年2月1日起执行。
本办法由总公司负责解释和修改。
总公司工会用福利基金所办企业不适用本办法。
保险合同的定义及其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具备有偿性、保障性、有条件的双务性、附和性及射幸合同和最大诚信合同等特征。投保人要取得保险的风险保障需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承担保险保障责任。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双方属于代理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保险代理人的权益维护依据保险法和新劳动法,离职规定遵循劳动合同法。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办理业务,报酬以佣金为主,与保险公司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
公众责任保险的作用和实施方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旨在建立科学的火灾风险评估标准和灾后补偿救助机制,推动消防与保险的良性互动。通过推广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减轻政府灾后救助负担,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实施方案包括投保范围、费率条款、责任限额及投保标准等。同时
新《保险法》对保险经营者提出的新要求。保险经营者需完善经营管理,并特别完善签收制度、加强核保工作和售后服务的管理。新法规定了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需提供格式条款并明确说明内容,否则无法证明履行如实告知义务。此外,保险行业自律改进和监管制度的完善也被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