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的法定条件
时间:2025-03-03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实体性条件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必须满足以下四种情形之一:1. 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当企业法人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时,应根据相关法规进行债务清理。若企业法人符合上述情形,或者明显丧失清偿能力的可能性较大,可以依法进行重整。根据企业破产法规定,债务人或债权人在以下三种情形下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债务人进行重整:一是企业法人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二是企业法人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三是企业法人无法偿还到期债务,且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的可能性。2. 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常常面临激烈竞争,一旦对市场需求的判断错误或决策偏差等原因,企业的生产经营可能会遇到困难。当用人单位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时,应允许用人单位通过各种方式自救,而不是进一步陷入破产或关闭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裁减人员和缩减员工规模是一种有效的缓减措施。从整体上看,这对用人单位的劳动者群体是有利的,但是涉及到特定劳动者的权益问题时,应该慎重处理。3.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后仍需裁减人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为了寻求生存和更大发展,企业必然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整体功能优化。这些调整方式包括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和经营方式调整。然而,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经营方式调整并不一定导致用人单位进行经济性裁员。例如,企业转产时,从事原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可以转移到转产后的工作岗位上。为了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并引导用人单位尽量避免使用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在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要裁减人员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经济性裁员。
二、程序性条件
除了实体性条件外,经济性裁员还必须满足以下程序性条件:1. 提前通知被裁员工。用人单位应提前30日通知被裁员工,如果未提前通知,应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替代。2. 被裁员工享有优先录用权。如果在被裁员后的半年内仍未找到工作,或者已有工作但不满意,被裁员工发现原单位(裁减员工的单位)再次招聘时,可以重新申请应聘,并享有优先录用的权利。当然,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3. 获得经济补偿金。被裁员工有权依法获得经济补偿金。以上是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的法定条件,只有同时满足实体性条件之一和全部的程序性条件,才能合法有效地进行经济性裁员。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包括用人单位需提前说明裁员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并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并支付补偿金等步骤。同时,劳动合同法对裁员程序进行严格限制,规定了不得裁减特定员工的范围,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
-
在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告知义务并需留下书面证据,招聘广告中不得存在就业歧视,以及求职者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情况。用人单位需仔细审查求职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情况,以避免招聘童工、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不能胜任工
-
裁员不给补偿是否可以申请双倍赔偿?
裁员不给补偿的情况下劳动者是否可以申请双倍赔偿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不能申请双倍赔偿,但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要求支付补偿款。文章还介绍了经济补偿的具体支付标准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措施。此外,文章还阐述了经济性裁员的情况,包括用人单位濒
-
什么是经济性裁员
经济性裁员的相关内容。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困难或其他经济情况变化时,可以进行经济性裁员,但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和程序。裁员需提前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经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和批准。裁员实质要件包括企业破产重整、生产经
-
导读
-
怀孕被解雇,解雇孕妇的最新赔偿标准
-
经济性裁员中,谁不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