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商合同 > 海上运输合同 > 畅达船务马尾公司诉华联商厦对外经济开发总公司等航行途中船舶失

畅达船务马尾公司诉华联商厦对外经济开发总公司等航行途中船舶失

时间:2023-10-01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197

案情

原告与被告的背景

原告为福建畅达船务马尾公司,被告分别为烟台华联商厦对外经济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华联公司)和招远市黄金机械总厂(以下简称招远机械厂)。

货物装载及航行情况

1994年7月11日,原告所属的“铨宝湖”轮在龙口港装载了被告华联公司的5019.2吨普硅525#水泥和被告招远机械厂的439.1吨选矿设备,总计5459.3吨货物。货物装载后,船舶平均吃水为7.21米。7月18日0642时,该轮从龙口港启航,目的地为三亚。

船舶故障及救助情况

航行途中,自7月20日起,“铨宝湖”轮主机多次出现故障,并多次停航检修。至8月3日1645时途经汕尾海域遮浪角附近时,主推进系统的弹性联轴节橡胶挤出,联轴节失效,螺旋浆轴失去动力。当时的航海日志记载了西南风8-9级的情况。2335时,原告向广州海上救助打捞局请求救助。经救助,船舶于8月5日被安全拖抵沙角锚地。

海事保全及担保情况

8月7日,原告向广州港务监督递交了海事报告。8月10日,原告宣布共同海损,并要求与相关货主联系处理理算和分摊事宜。8月8日,广州海上救助打捞局向广州海事法院递交了海事请求保全书,申请扣押原告所属的“铨宝湖”轮,以取得100万元的担保。广州海事法院于8月12日裁定准许,并于次日在沙角锚地扣押了该船。

9月10日,广州海上救助打捞局又向广州海事法院申请扣押船载华联公司水泥750吨和招远机械厂设备50吨,要求分别提供17万元和53万元的担保。广州海事法院裁定准许后,通知两被告提供相应的担保。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龙口支公司为华联公司提供了45万元的担保,为招远机械厂提供了38.36万元的担保;招远金丝厂为招远机械厂提供了40万元的担保。在取得担保后,广州海事法院解除了对船舶和货物的扣押。

货物卸载及海难救助报酬问题

10月14日,“铨宝湖”轮在广州黄埔新港卸货,水泥由华联公司就地处理;选矿设备由招远机械厂转运至三亚港,转运费为16万元。就海难救助报酬问题,广州海上救助打捞局在申请扣船扣货后提起了诉讼。经广州海事法院判决,救助报酬总计为39.93万元,其中原告承担18.93万元,华联公司承担9.78万元,招远机械厂承担11.22万元。

船舶检验及被告辩称

事故发生后,广州港务监督于8月31日进行了海事鉴证。9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广州)就“铨宝湖”轮主推进系统损坏状况出具了检验报告,确认弹性联轴节橡胶挤出、弹性联轴节失效、螺旋浆轴失去动力。建议进一步拆检以确定弹性联轴节内部损坏的状况、范围及原因,并尽快修理以恢复适航能力。

被告华联公司辩称,“铨宝湖”轮装货后,总货吨位未超过载重吨位,但平均吃水超过水线35公分。船长及高级船员为了自身安全而罢工,导致船舶在装货港锚地停留了7天,显示该轮严重不适航。此外,从龙口至三亚的航程为1777海里,船速每小时11节,每天航行264海里,按理应用时6天半,但实际上被告于8月20日才接到船舶出事的通知。被告认为原告作为承运人没有保证按期航行和使船舶适航,违反了其义务要求,因此原告应自行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原告主张

原告畅达船务马尾公司向广州海事法院提起诉讼,主张“铨宝湖”轮在开航时适航证书有效,并取得了港口当局的合法出口签证。在开航前和开航时,已配备合格船员和装备船舶,使船舶适航,并谨慎处理。原告认为船舶在适航有效期内发生的主推进系统弹性联轴节断裂,应归因于承运人在开航前和开航时经过谨慎处理、尽职不能发现的船舶潜在缺陷。船舶在航行途中发生故障,无法修复而失去续航能力,为了船货共同安全而请求救助,构成了共同海损。共同海损所产生的救助费用、弹性联轴节配件和安装费用、货物卸船费、货物仓储费、货物转堆费、船舶港口使费、船舶油料和淡水费、选矿设备转运三亚港费、船员工资等共计203万元,应由作为货物所有权人的两被告华联公司和招远机械厂与原告一起按共同海损分摊价值比例承担。

被告答辩

被告华联公司辩称,“铨宝湖”轮装货后,总货吨位未超过该轮的载重吨位,但平均吃水却超过水线35公分。此外,船长及高级船员为了自身安全而罢工,导致船舶在装货港锚地停留了7天,显示该轮严重不适航。另外,从龙口至三亚的航程为1777海里,船速每小时11节,每天航行264海里,按理应用时6天半,但实际上被告于8月20日才接到船舶出事的通知。被告认为原告作为承运人没有保证按期航行和使船舶适航,违反了其义务要求,因此原告应自行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海商法》中的承运人责任限制规定及其联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的承运人责任限制规定及其联系。该法参考了国际公约和惯例,包括单位责任限制和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具有广泛的适用主体,但并非专门为承运人设计,且有明确的例外条款和侵权行为的限制,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承运人的利益。

  • CIF条件与卸货港滞期费

    CIF条件下买卖合同中滞期费的问题。在航次租船合同中,装卸时间、滞期费和速遣费是重要特征。CIF条件下,卖方需订立运输合同,但有时会产生滞期费争议。文章通过两个案例分析了在卸货港产生滞期费时,卖方是否应向买方追偿的问题。第一个案例中,仲裁庭认为卸货时

  • 海上货物运输中实际承运人制度的确立

    《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汉堡规则》)中实际承运人制度的确立背景、规定及我国法律的引用。因航运实践中托运人与实际承运人不同常引发法律问题,为此,《汉堡规则》明确了实际承运人的概念和责任,区分了承运人和实际承运人的责任范围。我国《海商法》也引用了该

  • 我国《海商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中国《海商法》第四十一条关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该合同涉及承运人和托运人,定义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标的是海上货物运输行为,而船舶是履行合同工具。此外,合同具有双务、有偿、涉及第三人的特征,并且通常属于要式合同。

  • 国家主管机关的救助报酬准用
  • 海难救助费用纠纷要去哪个人民法院起诉
  • 海难救助合同当事人的主要义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