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检规定

时间:2025-03-05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2535

根据法律规定,当患者死亡后,医患双方当事人无法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时,应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如果有条件进行尸体冻存,可以延长至7日。此外,尸检必须经过死者近亲属的同意和签字。

尸检的执行机构和专业人员

尸检应由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具备相应资格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承担尸检任务的机构和病理解剖专业技术人员有义务进行尸检。

医疗事故争议中的尸检

在医疗事故争议中,双方当事人可以邀请法医病理学人员参与尸检,也可以指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如果一方拒绝或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并影响对死因判定的,应由拒绝或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尸体解剖的分类

尸体解剖可分为三种类型:

  1. 普通解剖:仅限于医学院校和其他教学、科研单位的人体学科在教学和科学研究时进行。
  2. 法医解剖:仅限于司法机关进行,主要目的是查明死亡原因和性质,确定自杀还是他杀,推断死亡时间,为侦破案件提供线索和证据。
  3. 病理解剖:仅限于医学院校教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机构的病理科或病理教研室进行,主要目的是阐述和研究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客观规律。

根据法律规定,当患者死亡后,医患双方无法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时,应进行尸检。例如,如果莫某在手术台上死亡,其家属要求进行尸检,而医院拒绝并拖延时间,医院应承担由于无法正确判定死因所产生的责任。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患者死亡后,医患双方无法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如果有条件进行尸体冻存,可以延长至7日。

相关标签: 执行异议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