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商合同 > 海上保险合同 > 泰兴市船务公司诉太平洋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投保的拖带船舶在拖带

泰兴市船务公司诉太平洋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投保的拖带船舶在拖带

时间:2024-11-11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330

案情概述

原告:泰兴市**公司。被告:中国**洋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1995年9月19日,原告泰兴市**公司购入了一艘部队退役的“33型”潜艇,作拆解用,价款153万元人民币。同月29日,船务公司与案外人交通部上海海上救捞局温州救助站签订了拖航合同,约定由后者将该潜艇从大连市松木岛拖至镇江港新西圩锚地。

同年10月5日,船务公司的代理人向被告中国**洋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办理国内船舶保险合同,并以书面形式介绍了投保潜艇的情况,填写了国内船舶保险单。10月9日,该代理人向**公司出示了一份由中国**解放军4821厂出具的关于此退役潜艇符合海上航行要求的证明书,**公司随即签发了国内船舶保险单。

该保单载明:保险金额153万元,费率7‰,保险期间自拖航开始至到达港锚地止。背面条款规定:保险船舶由于碰撞、搁浅、触礁、倾覆、沉没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由保险人负赔偿责任;保险船舶由于不具备适航条件造成经济损失,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1995年10月13日下午1时,承担拖带任务的“沪救25号”轮拖带“33型”潜艇起航。同年10月15日凌晨5时,被拖船“33型”潜艇在拖带中沉没,沉没位置北纬37°27′85″、东经122°50′93″。

同年10月20日,船务公司即向**公司提出理赔要求,被拒绝。遂后,船务公司起诉到上海海事法院,请求判令被告**公司立即赔付153万元保险金额以及延滞赔付所发生的利息损失。

原告主张

原告称,退役潜艇符合海上拖带要求,处于适航、适拖状态。根据国内船舶保险条款,沉没属于保险理赔范围。请求法院判决被告**公司立即赔付153万元保险金额以及延滞赔付所发生的利息损失。

被告辩称

被告辩称,原告违反相关法规,未使保险船舶适航适拖,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法院判决

上海海事法院经审理查明,被拖船“33型”退役潜艇确未申领船舶登记证书或废钢船登记证书,起拖前未经国家船舶检验机构检验,出港前未办理船舶出港签证。

法院认为,原告已履行了告知义务,双方的海上船舶保险合同已依法成立。被告未能证明船舶沉没是由于不具备适航条件造成的。根据保险合同约定,被告应履行保险赔偿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判决被告**公司向原告船务公司支付保险赔偿金人民币153万元及利息。利息自1995年10月20日起算至判决生效之日止,利率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企业同期贷款利率计算。

被告应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一次付清,逾期应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利息。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海上保险合同保险标的

    海上保险合同的保险标的,包括船舶、货物、船舶营运收入等。此外,保险人可以对这些保险标的进行再保险,即将部分或全部风险转移给其他保险人。原被保险人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否则不得享有再保险的利益。

  • 我国《海商法》第四十一条规定

    中国《海商法》第四十一条关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规定。该合同涉及承运人和托运人,定义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的标的是海上货物运输行为,而船舶是履行合同工具。此外,合同具有双务、有偿、涉及第三人的特征,并且通常属于要式合同。

  • 共同海损的理赔责任

    共同海损的理赔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相关规定,受益方需按分摊价值比例分摊,如购买保险,保险公司可在限额内赔付。船舶、货物和运费的共同海损分摊价值有具体计算方式,旅客行李和私人物品不参与分摊。海上保险合同需保险人赔偿保险事故造成的标的损失和

  •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请求权时效

    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中的各类请求权时效。包括航次租船合同为二年的时效期间、承运人等相关方一年时效期间的请求,沿海、内河货物运输货物赔偿请求权时效为一年,追偿人向第三人追偿的90天时效等。此外,海上旅客运输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船舶租用合同、救助合同、保险合

  • 保险单
  • 国际海洋运输有什么特点
  • 海上运输合同样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