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舶碰撞是指船舶与船舶在水上接触而发生的损害事故。根据海商法的规定,船舶碰撞特指航海船之间的碰撞。对于航海船与内水船的碰撞,同样适用海商法的规定。
构成船舶碰撞必须存在碰撞事实。碰撞仅限于船舶与船舶之间的接触,不论接触水域是海上还是内水,也不论是在航行中还是停泊中接触。船舶与栈桥、码头、浮标等的接触不构成船舶碰撞。同时,船舶虽然没有实际接触,但因相互接近而发生损害的情况称为间接碰撞,对于间接碰撞,可以参照海商法的规定。
只有船舶因相互接触而发生损害时,才能认定为船舶碰撞,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碰撞与损害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即损害是由碰撞引起的。
船舶碰撞的发生必须是由船员的过失行为所致。如果双方都没有过失,碰撞是由不可抗力引起的,或者无法证明碰撞是一方或双方过失行为所致,那么损害将由受害方自行承担。
当以上四个条件同时满足时,就会产生船舶碰撞的损害赔偿关系。如果是过失船舶的船东,将对受害船舶及旅客负有侵权行为的赔偿责任。如果过失在船员身上,船东在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过失船员追偿。如果船东和船员都有过失,那么将承担连带责任。
如果碰撞是由于引水员的过失造成的,船东将承担所有赔偿责任,而引水员和派出单位则不负赔偿责任。
过失船舶的船东对本船货物及旅客的损失不承担侵权责任,这部分损失将由运输人承担。如果船东本身就是运输人,那么将由船东承担债务不履行的责任。
当双方都有过失导致碰撞造成损害时,如果可以确定过失的轻重,可以根据此来分担损害。如果无法确定过失的轻重,那么将平均分担损害。
如果两条或两条以上的过失船舶导致第三者损害,各过失船舶的船东将对第三者负有连带责任,而在内部仍然根据过失的轻重来分担责任。
船舶碰撞的赔偿范围包括船舶本身的损害、所载货物的损害,以及船上旅客和船员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我国对船舶碰撞的损害赔偿采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即碰撞当事方只对因其故意或过失引起的不法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海商法对三种过失情况引起的船舶碰撞分别规定了处理方法。各方无
我国对双方互有过失的船舶碰撞的责任确定和赔偿方式进行了规定。责任的确定主要考虑驾驶和管理过失、违章行为以及避碰行动的适时有效性等因素,并根据过失的大小来判定责任比例
在未婚先孕的情况下,男方一般不需要赔偿女方的人工流产费用。因为终止妊娠是女方的自主行为,男方没有法定支付的义务。离婚赔偿的情况只适用于重婚、与他人同居、虐待、遗弃
船舶碰撞指船舶与船舶在水上接触而发生的损害事故。海商法所指船舶碰撞,为航海船之间的碰撞。航海船与内水船的碰撞,类推适用海商法的规定。同时具备上述4个条件,便在当事人间发生船舶碰撞的损害赔偿关系。过失船舶的船东,对被害船舶及旅客,按侵权行为负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