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海商法 > 海事责任 > 海难救助 > 海难救助特别补偿包括哪些

海难救助特别补偿包括哪些

时间:2020-05-25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446
现今受各种极端天气的影响,海难现象也比较多。发生海难后最主要的就是海难救助。那么海难救助特别补偿包括哪些?在法律上有没有相关规定?现在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特别补偿指的是如一船或船上货物对环境构成了损害威胁救助人对其进行了救助作业,依法享有的从船舶所有人处获得一定金额的补偿的权利。

特别补偿是海难救助法中的一个新概念,最先确立于《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中。它是在救助合同中的“安全网”条款的影响下被提出和确立起来,是基于海难救助法的公平、社会公共利益和鼓励救助的基本原则,目的是为防止和减轻环境损害。特别补偿是“无效果-无报酬”原则的例外。

特别补偿条款的含义是,当船舶或船上货物对环境构成污损威胁时,救助人对其进行了救助作业,救助财产无效果或效果不明显,且未能防止或减轻环境污损,根据SALCON1989第13条(“评定报酬的标准”条款)确定的救助报酬少于其所花费用时,救助人有权获得相当于该费用的特别补偿。如果救助作业同时防止或减轻了环境污损,特别补偿可增加到救助人所化费用的130%,特别情况下,法院或仲裁机构可根据公平、合理的原则,将此项补偿增至200%。依据特别补偿的规定,如果救助人对构成环境污损威胁的船舶或货物进行了救助作业并支付了合理的费用,不论这种作业是否根据自愿的原则,还是沿岸国公共当局依照公约第5条的规定,处于保护海洋环境的需要,采取强制或干预政策而进行的;也不论这种作业是否取得成效,是否防止或减轻了环境污损,只要救助人支付的合理费用超过其根据第13条的规定获得的报酬并且没有重大过失,救助人就有权依照第14条的规定从该船的船舶所有人获得相当于其花费用的特别补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海上救助的定义和目的

    海上救助的定义和目的,海上救助通常是外来力量对遭遇海难的船舶、货物和人命进行援助的行为。其目的是维护航行安全并促进贸易航海的便利和利益。救助形式通常采用“无效果、无报酬”原则,但现代海上救助也采取其他形式,如“无效果、有一定报酬”,旨在防止和减少海上

  • 船舶优先权的受偿范围

    船舶优先权的受偿范围,包括船长、船员等的工资、人身伤亡赔偿、船舶相关费用缴付、海难救助款项给付以及因侵权行为产生的财产赔偿等。同时介绍了船舶登记的种类,包括开放登记、船舶所有权登记和船舶临时登记等,其中临时登记适用于特定情况如购买或新建船舶、出海试航

  • 船舶沉没后的优先受偿权

    船舶沉没后的优先受偿权问题。即使船舶沉没,其优先受偿权依然存在。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了享有船舶优先权的海事请求,包括船员工资、人身伤亡赔偿、港口费用、海难救助和财产赔偿等。沉船所有人需在船舶沉没后一年内申请打捞,否则将丧失所有权。打捞费用、保管和处理费用

  • 见义勇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担责吗

    见义勇为造成受助人损害时,救助人是否应该承担责任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救助人不承担责任,损失应由侵权人承担。见义勇为属于无因管理行为,在遭受损害后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加害人赔偿或受益人适当补偿。同时,见义勇为致人死亡是否违法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正当防卫

  • 船长死亡由谁代理船长职务
  • 船舶优先权的内容是什么
  • 请求海难救助报酬突破了“无效果,无报酬”的限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