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海损费用保险的产生原因在于船舶发生共同海损事故时,船方和其他相关方垫付的共同海损费用,只有在船舶抵达目的港并且船货具有分摊价值的情况下才能获得补偿。然而,如果船舶在共同海损事故结束后重新出航并遭遇沉没,那么船方或其他相关方垫付的共同海损费用将无法从各有关利益方获得补偿。为了确保这些垫付的共同海损费用能够如数获得补偿,共同海损费用保险规定:如果船舶因发生保险范围内的海损事故而遭受损失,导致船货抵达目的地港时的分摊价值低于垫付的共同海损费用,保险公司将赔偿垫付人不足的部分。
共同海损费用保险的内容仅包括驶往和在避难港产生的共同海损费用,即船舶在余下航程中发生全损后将变得没有价值的费用。而货物牺牲和船舶在目的港进行的修理等通常是不需要投保的。
在共同海损费用保险的保险单中,保险标的是“共同海损费用及救助费用”。
应投保的共同海损费用项目包括:
可以不投保的共同海损费用包括:
货物的共同海损牺牲是一种特殊情况。假设货物在共损行为中是为了共同安全而被抛弃,当只有一个卸货港时,就没有必要对此牺牲进行投保。因为被抛弃的货物并不代表实际的金钱支出。如果船舶和货物在随后的航程中灭失,对于共同海损行为中牺牲的货物来说,即使未被抛弃,也会在随后的第二次事故中灭失。货物只能灭失一次,如果船舶和货物在到达目的港前的第二次事故中全损,对于被抛弃的货物的货主来说,被抛弃和在事故中灭失的结果没有太大区别。
然而,一旦船舶到达第一卸货港并卸下该港的货物,被抛弃的货物的损失对于该港的货物来说就立即变得实质性。货物的牺牲可以列入共同海损并由该港的货物参与分摊。对于余下的航次,无论是被抛弃的货物还是卸下的货物,对于船舶和其他货物安全到达目的港就具有了可保的利益,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船舶和余下的货物需要分摊被抛弃货物的共同海损牺牲。
从实质上看,货物的共同海损牺牲之所以变得实质性,是因为部分财产在共同海损行为后与原船和货物分离,并已安全到达目的地。
共同海损的成立条件。首先,必须有共同的、真实的危险威胁船舶和货物,仅影响单方的危险不构成共同海损。其次,必须是有意地采取了合理有效的措施,合理指公平适当的行为,有效指因行为使财产得以保全。最后,损失必须是直接的、特殊的,即共同海损行为直接造成非正常的
船公司提出的共同海损要求及收货人的处理方式。船公司要求收货人在目的港提货前提供共同海损分摊费用担保,共同海损是指在海上航程中,为共同安全采取的措施导致的特殊牺牲和费用。收货人应了解相关规则,在船方无免责过失的情况下可拒绝分摊,并通过理算机构处理。
共同海损的宣告流程和规定,包括宣告期限和宣告后的理算工作。同时,也介绍了共同海损分摊的担保方式和担保流程,以及提出共同海损分摊请求的一方应承担的举证责任。共同海损理算的目的是确定各方当事人应分摊的数额。
共同海损的七个要素,包括危险或海难的真实性、人为的故意行为、特殊的损失和开支、合理性、共同的安全、直接造成的损失以及船长指挥原则。共同海损指的是船舶在遭遇危险或海难时,船长为了保护船货安全采取的必要措施所产生的损失。这些措施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如基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