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同海损的情况下,船舶和货物必须面临相同的危险。
船方必须有意识地采取行动来保护船货的安全。
采取的措施必须是在有限的牺牲后有效地解除船货的危险。
损失和费用必须直接与共同海损行为相关,并且是特殊的。
船舶在航行中可能会面临危险或已经遭遇海难,情况紧急,船长必须采取措施以保护船货的安全。
共同海损行为必须是针对真实发生的海难和危险,而不是推测的。
共同海损行为必须是有意识的、故意的。
损失和开支必须与共同海损行为直接相关。例如,船舶在顶强风开船时机器损坏不属于共同海损,但如果船舶因搁浅而使机器损坏,则属于共同海损。
所采取的共同海损行为必须是合理的。
共同海损行为是为了保护船舶和货物的共同安全,而不是为了船方或某一货主的货物单独安全。
共同海损行为造成的损失必须是直接的后果。例如,引海水灭火后,货物被海水浸坏,但如果货物在海水灭火之前已经有烧痕等损坏,则不算共同海损。
共同海损行为原则上应由船长指挥。但在意外情况下,例如船长病重或被俘,由其他人甚至敌国船长指挥,只要符合上述7个条件,也可以被认定为共同海损。
共同海损牺牲是指在船货面临危险的情况下,采取共同海损措施导致船舶、货物和其他财产遭受有形物质损害的情况。主要包括船舶牺牲、货物牺牲和运费损失。
其中,承运人无法收取的运费牺牲是指由于采取共同海损措施导致无法收取的“到付运费”。根据航运惯例,预收运费不计入共同海损。承运人预收的运费,在承运过程中,即使采取共同海损措施导致货物灭失,也无需退还货方的“预付运费”,因此预付运费不会造成牺牲。
共同海损费用是指采取共同海损措施而额外支出的金钱。主要包括避难港费用、代替费用和其他杂费。
根据《海商法》第194条规定,当船舶发生意外、牺牲或其他特殊情况导致损坏时,为了安全完成航程,需要进入避难港口、避难地点或返回装货港口、装货地点进行修理。在额外停留期间,需要支付的港口费用、船员工资和给养、船舶消耗的燃料和物料,以及为修理而卸载、贮存、重装或搬移货物、燃料、物料和其他财产所造成的损失和支付的费用,都应被列入共同海损。
根据《海商法》第195条规定,为代替可以列为共同海损的特殊费用而支付的额外费用,可以作为代替费用列入共同海损。但是,列入共同海损的代替费用金额不得超过被代替的共同海损的特殊费用。代替费用本身并不具备共同海损的性质,但支付该费用可以节省或避免支付本应支付的共同海损费用。
根据《海商法》第201条规定,可列入共同海损的其他费用包括垫款手续费和共同海损利息等。
共同海损的成立条件。首先,必须有共同的、真实的危险威胁船舶和货物,仅影响单方的危险不构成共同海损。其次,必须是有意地采取了合理有效的措施,合理指公平适当的行为,有效指因行为使财产得以保全。最后,损失必须是直接的、特殊的,即共同海损行为直接造成非正常的
船公司提出的共同海损要求及收货人的处理方式。船公司要求收货人在目的港提货前提供共同海损分摊费用担保,共同海损是指在海上航程中,为共同安全采取的措施导致的特殊牺牲和费用。收货人应了解相关规则,在船方无免责过失的情况下可拒绝分摊,并通过理算机构处理。
共同海损的宣告流程和规定,包括宣告期限和宣告后的理算工作。同时,也介绍了共同海损分摊的担保方式和担保流程,以及提出共同海损分摊请求的一方应承担的举证责任。共同海损理算的目的是确定各方当事人应分摊的数额。
共同海损的七个要素,包括危险或海难的真实性、人为的故意行为、特殊的损失和开支、合理性、共同的安全、直接造成的损失以及船长指挥原则。共同海损指的是船舶在遭遇危险或海难时,船长为了保护船货安全采取的必要措施所产生的损失。这些措施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如基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