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法法律法规 > 刑法法则 > 遇小偷行凶可以还手吗

遇小偷行凶可以还手吗

时间:2025-09-19 浏览: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76982
在现实生活中盗窃是常见的一种违法犯罪行为,有些小偷盗窃被人发现后,可能会对被盗窃者进行威胁,甚至想行凶杀人,那么遇小偷行凶要不要还手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当事人在遇到小偷行凶时,可以采取正当防卫的行为,而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非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如果这种正当防卫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了损害,那么当事人不负刑事责任。

然而,如果正当防卫行为明显超过了必要限度并造成了重大损害,当事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不过,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减轻或免除处罚。

对于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并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情况,不属于防卫过当,当事人也不负刑事责任。

什么情形构成盗窃罪

要构成盗窃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行为人必须有意将公私财物占为己有,这是盗窃罪的基本要素。

2. 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的行为。

秘密窃取是指行为人采用不易被财物所有人、保管人或其他人发现的方法,将公私财物非法占有。例如,溜门撬锁、挖洞跳墙、潜入他人室内窃取财物,或在公共场所掏兜割包等。秘密窃取是盗窃罪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别其他侵犯财产罪的主要标志。

3. 盗窃的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

盗窃的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多次盗窃也是构成盗窃罪的重要条件。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打击扒窃分子而设立的。由于扒窃分子流动性较大,难以被抓获,并且具有一定的反侦查能力,一旦被抓获,往往只能根据现场查获的数额来认定罪行。因此,对于扒窃分子的以往作案数额的查证也较为困难。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法第20条:正当防卫

    刑法第20条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及个人权益,可以采取制止不法侵害行为的措施,且不负刑事责任。对于人民警察在执行任务中的正当防卫,规定了具体条件和情形。正当防卫行为若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则应当负刑事责任,但面对严重危及人身安

  • 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包括起因条件、时间条件、对象条件和主观条件以及限度条件。起因条件指存在不法侵害行为,时间条件指只能在侵害正在进行时实行,对象条件指只能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主观条件指防卫人必须出于正当防卫的目的。此外,还介绍了无过当防卫权的法律规定

  •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危害来源方面,正当防卫针对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紧急避险包括自然界、动物等带来的危险。行为指向方面,正当防卫针对不法侵害者,紧急避险则针对与危险无关的第三者。紧急避险要求行为人在不得已时实施,而正当防卫没有此限制。正当防卫造成

  • 刑法中的刑事责任年龄

    刑法中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而不满十六周岁的人如情节严重可责令家长管教或政府收容教养。文章还阐述了正当防卫的规定、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处罚、聚众斗殴罪和故意伤害罪的处罚以及遭遇校园暴力的应对方法。

  • 遇小偷行凶可以还手吗
  • 校园暴力引发人员死亡的法律责任
  • 案情概述
刑法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