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员在仲裁案件过程中,如果存在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等行为,就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这些行为会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和裁决,损害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基于这样的情况,应当撤销由这些仲裁员作出的仲裁裁决。
如果一方当事人隐瞒了可能对自己不利的且不为他人所掌握的证据,仲裁庭对事实的判断和对责任的划分就会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导致不公正的裁决结果。只有那些直接关系到仲裁裁决的最后结论的证据才能被称为“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这些证据通常与仲裁案件所涉及的纠纷或争议的焦点或重要情节有直接联系,并直接影响仲裁庭对案件事实的正确判断。因此,如果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相应的仲裁裁决应予以撤销。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应由3名或1名仲裁员组成,由当事人约定或委托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只有当事人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约定仲裁庭组成方式或选定仲裁员时,才由仲裁委员会指定。如果仲裁庭的组成违反了仲裁法的规定,相应的仲裁裁决应予以撤销。此外,如果仲裁机构没有按照规定的期限将文件或材料送达双方当事人,或当事人未能在仲裁程序中获得充分的陈述或辩论的机会,或仲裁员有法定回避情形而未予回避等,也属于违反仲裁程序的做法。在违背法定仲裁程序基础上作出的仲裁裁决应被撤销。
证据是仲裁庭查明案件真实情况、分清是非、确定双方当事人责任界限并作出裁决的依据。当事人必须向仲裁庭提供真实的证明。如果当事人提供了伪造的证据,将会影响仲裁庭对案件事实的正确判断,从而影响仲裁裁决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因此,以伪造的证据为基础作出的仲裁裁决应予以撤销。
仲裁机构只能就仲裁协议范围内的争议事项作出裁决。如果当事人申请仲裁的事项超出了仲裁协议约定的范围,或仲裁裁决超出了当事人的请求范围,相应的仲裁裁决应予以撤销。根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和应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进行仲裁。如果当事人违反此规定,在仲裁协议中约定了这些事项,并将本不能提交仲裁的争议事项提交仲裁,相应的仲裁裁决也应予以撤销。
仲裁协议是双方当事人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解决的书面文件,是仲裁申请和受理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没有仲裁协议而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更不能对案件作出裁决。如果仲裁机构对没有仲裁协议的纠纷案件予以受理并作出了裁决,就违反了当事人自愿的原则,该仲裁裁决也是违法的。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此裁决。
仲裁裁决是指仲裁庭对当事人之间争议事项作出的裁决。根据法律规定,仲裁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申请劳动仲裁时需要注意的要点,包括申诉书的撰写内容、申诉期限、向有管辖权的仲裁机构提出申请以及履行调解书或裁决书确定的义务。同时,文章还列举了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的争议类型,包括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各类争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的争议等。
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以及相关的法律程序和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机关可以是行政机关或人民法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的相关程序和规定,包括判决、裁定、上诉、申诉等方面的内容。整个文章的法律程序严格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当司法人员与案件或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关系时,应自行回避。如果未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其回避。回避申请的处理程序包括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的回避申请,被申请回避人员在决定作出前应暂停参与
撤销仲裁裁决的六个要求。包括仲裁员行为违法、对方当事人隐瞒证据、违反法定程序、伪造证据、仲裁事项超出仲裁协议范围和没有仲裁协议等情况。如果存在这些情形,当事人有权申请撤销相应的仲裁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