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双方当事人如果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如果已确定为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医疗事故争议双方当事人的请求,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调解时,应当遵循当事人双方自愿原则,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计算赔偿数额。
如果双方当事人就赔偿数额达成协议,应制作调解书,双方当事人应当履行;如果调解不成或者经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卫生行政部门不再调解。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以下因素来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如果不属于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医疗事故赔偿应按照以下项目和标准计算: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参与医疗事故处理的患者近亲属所需的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相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如果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亲属所需的交通费、误工费、住宿费,参照相关规定计算,计算费用的人数不超过2人。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医疗事故赔偿费用应一次性结算,由承担医疗事故责任的医疗机构支付。
医疗纠纷的行政调解解决方法。首先,医患双方可以选择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等争议,如协商不成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起诉。协商解决的协议书应详细记录基本情况、事故原因和赔偿数额等。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事人请求进行调解,依据相关条例计算赔偿数额。调解成
医疗事故的法律程序,包括基本事项、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等。患者可以选择提起医疗侵权民事赔偿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而医疗机构只能提起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文中还详述了当事人应提交的材料及证据,以及各个程序中的具体步骤和要点。同时提醒,
医疗侵权责任中的追偿权问题。依据《侵权责任法》,因药品、消毒药剂、医疗器械的缺陷造成医疗事故,医疗机构需承担赔偿责任并有权向责任人追偿。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医疗机构赔偿后,还可以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生产者等责任主体追偿。追偿权的范围
医疗事故的定义与鉴定分级标准,阐述了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相关法律规范导致的患者人身损害视为医疗事故,并根据不同损害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医疗事故的鉴定结果与赔偿密切相关,患者可根据鉴定结果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