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婚前婚后协议 > 分期履行债务的请求权

分期履行债务的请求权

时间:2024-02-29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38782
诉讼时效作为民法的基本制度之一,其现实功能早已广为学界及司法实践所认可,但一些相关的问题仍然需要从理论上作出进一步的澄清。诉讼时效的客体是有关诉讼时效的若干问题中的一个基础性命题。尽管学界对诉讼时效的客体一直存在颇多争议,然而将请求权(全部或部分)作为诉讼时效客体的做法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要想很好地透析诉讼时效制度,笔者认为将请求权作为切入点不失为一个好的研究视角。在本文中,笔者从该视角入手,对分期履行之债的诉讼时效的适用基础主要从请求权的可分性方面进行了分析,其基本思路是:既然请求权与诉讼时效之间存在如此密切的联系,那么请求权的形态必然会影响到诉讼时效的形态;就分期履行之债而言,考察其衍生的请求权的形态将关系到诉讼时效的具体适用。由于请求权的研究必然会涉及到民法的基础理论问题,因此存在相应难度。撰写本文,只是希望能够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法学同仁对此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

一、分期履行之债及其请求权

(一)分期履行之债的界定

债的履行一般是指债务人按照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内容履行其义务的行为。根据我国传统立法,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从而对债的履行给出了一个基本界定。债的履行是债法原理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范畴。

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种种形式的分期履行之债,即债务人不是整体性地作出给付行为,而是依时间或地点等要素将债权切割成数个权利形态依次给付。分期履行以时间为定位,多见于金钱之债,主要适用于金钱给付的情形;分批履行以标的物为定位,常见于财产之债,适用于给付标的为物的情形。为了实现论述上的和谐性以及保持体系上的完整,本文将分期履行和分批履行纳入分期履行之债的范畴。

(二)分期履行之债的请求权

债权与债权的请求权有所不同。债权是债权人得请求相对人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而债权的请求权是债权人由该种权益所产生的请求相对人作为或不作为的权利。债权的请求权只是债权的主要权能而并不是其全部的权能。在分期履行之债中,债权的请求权可以衍生出数个债的请求权。分期履行之债中的某期履行问题可以被视为一个独立的请求权,即赔偿请求权,可以独立于原债权而存在。

二、分期履行之债请求权的可分性标准讨论

分期履行之债的请求权是否可分存在不同的观点。在一定条件下,肯定分期履行之债的请求权具有可分性更符合司法实践的需要。然而,债的可分性应当根据不同具体情形来确定,不能简单地采用单一的判断标准。从给付本身是否具有可分性来考察分期履行之债是一种常用的标准,但判断给付的可分性要综合考虑给付本身是否适合作量上的切割以及法律上使其可分的考虑。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姻协议

    男女双方在婚姻中的协议内容。双方经过自由恋爱并深入了解后决定订婚,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婚姻美德,维护家庭正常运转,规范婚后生活。协议内容包括了婚姻目的、生育计划、离婚事宜、乙方在家庭中的地位、甲方婚后事项、乙方婚后事项以及反对家庭暴力等方面的规定,

  • 夫妻签订的协议是否有效

    夫妻签订的协议在民法典生效后的法律效力问题。夫妻可以签订协议来处理财产归属、赔偿等问题,只要内容合法且双方具备民事行为能力,协议就具有法律效力。但涉及婚姻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应遵守婚姻法的相关规定。若协议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如限制离婚自由权

  • 婚前协议的定义和目的

    婚前协议的定义和目的,以及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婚前协议主要是为了约定双方财产和债务范围及权利归属,避免离婚或死亡时的争议。虽然在中国不普遍,但其在国外的应用广泛。此外,还介绍了婚前财产公证的定义、形式和法律效力,包括夫妻财产约定等内容。婚前协议需遵守法

  • 办理婚前财产公证的手续和证件材料

    办理婚前财产公证的手续和所需证件材料。办理财产公证需要提供个人身份证明、与约定内容相关的财产所有权证明、协议书草稿以及其他可能需要的材料。夫妻财产约定协议应包括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现有夫妻财产的情况和归属以及其他约定。准备好这些材料后,双方需亲自前往公

  • 签订婚内财产协议需注意的事项
  • 家庭协议书的法律效力问题
  • 婚前协议书的法律效力与无效情况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