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7日,江苏徐州B律师事务所向中国A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徐州中心支公司投保律师责任险,并包含雇主责任险保单。保险期限为07年5月18日至08年5月18日,死亡赔偿限额为8万元。
根据雇主责任险保单的条款,被保险人在保险有效期内,从事与被保险人业务有关的工作时,若遭受意外致受伤、死亡或患与业务有关的职业性疾病,保险公司将负责赔偿医药费、伤亡赔偿费、工伤休假期间工资以及应支出的诉讼费用。
然而,保险条款第三条中明确规定,由于疾病、传染病、分娩流产以及因这些疾病而施行内外科治疗手术所致的伤残或死亡不在保险赔偿范围之内。
2007年6月4日,律所向保险公司递交出险通知书,称律师杨某因工作劳累导致感染症状并在6月4日凌晨意外死亡。律所认为该起事故属于雇主责任险范围,申请保险公司赔偿8万元。
然而,保险公司经审核后认为杨律师的死亡原因为心原性卒死,属于疾病死亡,不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因此拒绝了赔偿请求。
律所认为,杨律师与律所存在聘用合同关系,是律所所聘雇员。在履行律师事务所分派的任务过程中,杨律师突发疾病死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应视为工伤,保险公司应予以赔偿。
另外,律所认为在保险合同签订过程中,保险公司未明确说明免责条款内容,根据保险法规定,免责条款不发生法律效力。
保险公司则认为,杨律师的死亡属于非职业疾病死亡,律所对其没有法律赔偿责任。此外,保险条款免责部分明确规定保险公司不负责赔偿因疾病死亡的情况。保险公司认为律所作为专业法律服务机构,应具备对免责条款的理解能力,因此律所应当对保险条款的免责内容有充分的了解。
徐州市泉山区法院判决认为,原被告双方签订的保险合同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合法有效,双方应严格履行合同约定。
保险合同的定义及其特征。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约定保险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具备有偿性、保障性、有条件的双务性、附和性及射幸合同和最大诚信合同等特征。投保人要取得保险的风险保障需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承担保险保障责任。
保险代理人与保险公司的法律关系,双方属于代理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围。保险代理人的权益维护依据保险法和新劳动法,离职规定遵循劳动合同法。保险代理人根据保险公司的委托办理业务,报酬以佣金为主,与保险公司是平等主体间的民事关系。
处理雇主责任保险索赔时,需确定受害人与致害人是否存在雇佣关系。确定雇佣关系的标准有:雇主选择受雇人的权力、支付工资或报酬、掌握工作方法的控制权以及解雇权。赔偿限额通常以每位雇员若干个月工资收入为标准,每位雇员适用自己的赔偿额度。在某些国家,雇主责任保
雇主责任险中保险公司的免责条款:被保险人的雇员由于职业性疾病以外的疾病、传染病、分娩、流产以及因上述原因接受医疗、诊疗所致的伤残或死亡的,不负赔偿责任;由于被保险人的雇员自伤、自杀、打架、斗殴、犯罪及无照驾驶各种机动车辆所致的伤残或死亡,不负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