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和公伤在主体及相互间关系上存在不同。工伤发生在劳动关系中,即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而公伤发生在国家机关、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与其工作人员之间,这种关系具有行政属性。
工伤待遇的确定依据是工伤保险条例和地方行政法规;而公伤待遇的确定则由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
工伤发生的劳动者可以参加工伤保险,从而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而公伤不可参加工伤保险,因此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而是享受相关的公伤待遇。
工伤待遇的支付主体根据参保情况而定。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待遇由工伤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劳动者,待遇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待遇支付。而公伤待遇则由所在单位进行支付。
对于工伤待遇发生纠纷的情况,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劳动争议仲裁、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或民事诉讼等途径解决。而对于单位公伤待遇有异议的情况,只能先通过人事争议仲裁裁决,如对裁决结果不服,则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XX某科技有限公司与侯某的工伤赔偿纠纷。公司不服XX市沙坪坝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认为被告的工伤应属于十级而非玖级,应按十级标准赔付被告各项工伤待遇。详细列出了具体的赔偿金额和计算方法,并请求法院作出公正判决。
法医鉴定的程序,包括申请鉴定、缴纳鉴定费、受理立案、作出鉴定结论和书面通知等步骤。同时,还介绍了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中的法医鉴定制度,包括程序公开、鉴定公开以及法律依据。最后提及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在某些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
工地误伤工友时,包工头是否能进行追偿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工伤与公伤在主体、关系、待遇确定依据、能否参加工伤保险待遇以及待遇支付主体等方面的不同。同时,文章还阐述了解决工伤待遇纠纷的争议解决途径,以及公伤待遇异议的处理方式。
农民工恶意讨薪的法律处理方式。文章指出,农民工恶意讨薪往往与现场劳务管理不规范有关,政府通常会支持规范化劳务管理。对于农民工头的行为,施工方应确保相关文件齐全并直接支付工资。恶意讨薪表现为低价承接工程后高价讨薪,包工头可能采取多种方式制造问题并索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