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解除一般有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约定解除是当事人双方合意的体现,在双方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出现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下在租赁合同中承租人的解除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租赁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订立合同时明知该租赁物质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随时解除合同。这里的“承租人”应当扩大解释为包括承租人之共同居住人,共同使用人等等与租赁物的安全程度有利害关系的人。
在一般买卖合同中,若买受人明知标的物存有瑕疵仍购买的,一般应免除出卖人的责任并不允许买受人解除合同。但在租赁合同则不能因此而不允许承租人解除合同。
承租人既然明知租赁物存在有危及安全或健康的瑕疵,仍执意租赁该物的,虽然可以允许其解除合同,但在解除合同以前如发生因租赁物的危险所致损害时,承租人需要对此承担相应的责任,因为承租人明知这种危险性的存在仍要租赁该物,应认为主观上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因此对损害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2、因不可归责于承租人的事由,致使租赁物部分或者全部毁损、灭失,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租赁物的部分毁损、灭失并不影响合同目的实现,或者只是部分地影响承租人的使用收益还不足以影响整个合同目的的实现的,承租人不能据此解除合同。
3、承租人在租赁期间死亡,其生前的共同居住人有权继续原租赁合同,可以解除合同。
就该法律规定的目的而言,是为保护承租人生前共同居住人的利益,为了使承租人的生前共同居住人不因与承租人无法定继承关系而在其死后骤然无所依靠。这既然是一种授权,该同居人自然可以选择。如其认为其无须受此种保护和特别照顾,自得不继续该租赁合同而解除之。承租人之法定继承人或指定继承人,因依其与承租人关系可以取得承租人地位,因此可以解除合同。
4、因第三人对租赁物主张权利,以致承租人无法对标的物使用、收益,行使租赁权的。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承租人在这种情况下可减少或不支付租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承租人是否可解除合同?应当认为,合同可否解除,关键不在于是否存在第三人主张权利的情形发生,而在于这种主张是否确实已经使承租人不能对租赁物使用、收益,导致合同的目的无实现可能。如果出现租赁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的情况,承租人当然可以解除合同。
因恋爱关系破裂导致的分手协议约定女方人流引产时,男方赔偿是否有效的问题。经过协商和双方家长见证,男女双方签订分手协议书,约定阿军承担阿芬怀孕至小孩出生期间的一切费用,并同意支付人流或引产的相关费用。阿芬流产后,阿军未履行协议约定的义务,被法院判决承担
不自愿同居的犯罪行为认定及相关的法律规定。不自愿同居属于非法拘禁罪,可能面临刑事处罚。非法同居关系与事实婚姻有所不同,前者是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两性结合,后者则是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但未登记。对于不同时间段的非法同居关系,处理方式也有所区别。
不定期租赁合同的解除权行使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出租人和承租人在不定期租赁合同中均享有解除权,但出租人应在合理期限内提前通知承租人。任意解除权是法定的,不能由当事人自行约定。文章还介绍了出租人和承租人具体的解除权行使方式。
同居关系的解除方式,包括离婚后同居关系的解除、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同居关系的解除以及解除同居关系时的非婚生子女的抚养和财产分割等问题。文章还涉及了哺乳期子女的抚养、同居期间的财产处理、共同债权债务处理,以及在解除同居关系时对患有严重疾病的一方给予的照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