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
时间:2025-04-25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人们为了经济、利益而牺牲环境是常做的事情,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要是环境被污染了,肯定会给我们生存的地方造成一定的影响。那么,污染环境侵权的案件中污染者有义务提供证据吗?听一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详细讲解。
一、现行法律对环境污染侵权案件的举证责任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条,当事人对自己所主张的事实负有证明责任。在环境污染侵权案件中,原告对其主张的诉讼请求需要提供证据,而被告对反驳原告诉讼请求的事实也需要提供证据。对于环境污染侵权案件,根据《规定》第4条第(三)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66条的规定,被告需要证明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因此,在这类案件中,原告需要证明被告的污染行为存在,并产生了损害,而被告需要证明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二、发生损害后果的当事人的证据责任分析
当事人需要承担如下的证明责任:首先,当事人需要证明污染者有排放、泄漏、灌注、弃置污染物的行为。其次,当事人需要证明损害事实的存在,以及损害所造成的损失价值。第三,当事人需要证明污染者的污染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可能性的因果关系。
三、污染者的证据责任分析
污染者对污染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证明责任。污染者需要积极取证,包括对损害现场拍照、对损害原因进行调查,并在损害原因存疑时聘请相关鉴定机构进行鉴定。污染者需要提供权威的科学结论支持其观点。
四、污染者取证的权利和当事人的附随义务
污染者需要保证其对污染案件的取证权利。受到损害后果的当事人有附随义务,即在损害后果发生或有受损害的重要危险时,及时报告污染者,并积极配合其取证。当事人的附随义务应当加以广义的理解,即只要当事人能够证明污染者及时知道了损害事实发生即可。污染者在排污时应具备高度的注意义务,对污染行为所及时空范围内的不正常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害事件应负有责任。在污染者取证过程中,当事人发现污染者有可能毁灭相关证据时,应申请相关职能部门参与调查,并要求污染者及时出具调查结论。当事人需要在相关证据没有灭失之前向污染者报告,以保证污染者对因果关系的证明义务得到履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环境污染纠纷的举证责任
环境污染纠纷的举证责任及相关法规。规定污染者需承担侵权责任,需证明其行为与损害无关或符合法律规定的免责条件。以远安市化工厂超标排放为例,介绍了应对措施和法律责任。受害者可通过举报维护权益,并要求赔偿。具体赔偿金额需视情况而定,我国尚未明确规定相关赔偿
-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污染者的证据责任。根据现行法律和规定,原告需证明污染行为和损害存在,被告需证明污染行为与损害结果无因果关系。污染者需积极取证,包括现场拍照、调查损害原因,并提供科学结论支持其观点。同时,当事人有附随义务,应及时报告污染者并配合取证。
-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与赔偿原则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和赔偿原则。环境侵权作为新型侵权行为,因高度工业技术缺陷导致,采用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并立的二元化归责体系。赔偿原则方面,应坚持全部赔偿与限制赔偿相结合,并适度运用惩罚性原则。由于现代工业生产排污具有高度危险性和涉及复杂的科
-
环境侵权行为的构成及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的作用
环境侵权行为的构成及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的作用。文章从解释论角度考察,对《民法通则》第124条和《环境保护法》第41条第1款的不同理解导致了对环境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及归责原则的分歧。文章指出,《民法通则》中的规定主要解决法律适用问题,应适用环保法
-
环境污染侵权案例之举证责任分配
-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司法解释
-
根据环境污染责任法污染环境需要承担什么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