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侵权责任 > 特殊侵权 > 污染环境侵权 > 环境污染侵权案例之举证责任分配

环境污染侵权案例之举证责任分配

时间:2025-02-11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99727

裁判要旨: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中的举证责任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

原告举证责任

根据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原告在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中,只需就其损害事实进行举证即可。

被告举证责任

被告应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进行举证。

案情

房产及基站情况

原告张*新、吴*健分别购买了南靖县山城镇荆江路29号荆江小区A-701室、702室、703室,并取得房产权证。被告**分公司购置701室后,在该室建设了移动通信基站。

诉讼过程

诉争的基站启用后,原告多次向有关部门反映该基站存在“电磁辐射污染”和“噪声扰民”问题,并向南靖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拆迁该基站。

被告辩称

被告认为本案诉争的移动通信基站的噪声及电磁波辐射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因此不存在污染环境的侵权行为。被告在举证期限内向南靖县人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对该基站的噪声及电磁波辐射强度进行鉴定。

鉴定结果

南靖县人民法院委托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对电磁辐射环境进行鉴定,结论为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南靖县人民法院委托南靖县环境监测站对噪声进行监测,结论为昼间的噪声符合国家标准,夜间略超标准。

判决

2005年11月3日,南靖县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使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错,只要客观上给他人造成了污染环境的损害结果,并且不存在法定的免责事由,就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应以“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规定污染环境”为前提。而本案诉争的移动通信基站的噪声及电磁波辐射经检测,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因此不存在污染环境的侵权行为。

原告主张被告设立的移动通信基站发出的噪声及电磁波辐射有违反国家环境保护法律规定污染环境的行为,应由原告再进行进一步的举证,否则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南靖县人民法院依法驳回了原告张*新、吴*健的诉讼请求。

原告吴*健不服并仅就被告设立移动通信基站存在污染环境的电磁波辐射提起上诉,原告张*新没有提起上诉。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于2006年5月10日作出维持一审的判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凯里学院附中教学楼墙体垮塌事故调查报告

    凯里学院附中教学楼墙体垮塌事故的相关情况。事故导致2名学生死亡,3人受伤,原因是教学楼楼顶电箱线路老化引发爆炸。学校曾申报重建,但未获批复。事故发生在持续阴雨天气中,居民认为天气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调查教学楼的老旧程度和安全隐患

  •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的管辖法院问题,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对于未跨地区的侵权案件,由发生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跨地区的案件,则由共同上一级法院指定管辖。同时,文章还详细解释了污染者的责任、多个污染者的责任、污染者责任的确定、证据的提供以及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等相

  • 环境污染构成犯罪的标准

    环境污染构成犯罪的标准。根据相关规定,环境污染达到一定程度将构成犯罪。文章详细列举了构成犯罪的情形,包括造成公私财产损失、土地功能丧失、森林或其他林木死亡、人身伤亡等严重后果的情形。同时,解释了在认定环境污染行为时适用的法律标准。

  • 环境污染侵权案件中污染者需要证明什么

    由于污染侵权因果关系证明困难,故法律采取了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降低了受害人对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环境污染侵权的特点有主体的不平等性、不特定性;侵害过程的间接性、复合性;损害结果的持续性、潜,伏性。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污染者赔偿

  • 污染环境侵权案件中的举证责任分配
  • 环境污染侵权案例之举证责任分配
  • 环境侵权诉讼因果关系的判断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