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责任是指由于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而产生的消极后果,根据法律的分类,责任可以分为公法上责任和私法上责任。公法上责任包括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而私法上责任则是指民事责任。民事责任在证券违法行为责任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受害的投资者来说尤为重要。
目前的《证券法》在操纵市场行为方面缺乏民事责任的规定,这是一个重要的立法疏漏。在修改时,应该增加一条规定:“对于善意买入或卖出相关证券的投资者因违反禁止操纵市场的法律规定而遭受的损失,应当进行赔偿。”有权向操纵市场行为人请求赔偿的人士应该是那些在从事相关证券交易时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存在操纵市场行为的投资者,他们对市场供求关系有信赖,并在被操纵的价位上进行了交易,因此遭受了损失。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复杂的事实和法律问题,包括“信赖”和“因果关系”(包括交易上的因果关系和损失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引入类似美国证券法上的“欺诈市场理论”来减轻受害者的举证责任负担。
划清操纵市场与合法投机行为之间的界限是我国证券立法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如果将操纵市场理解为“欺诈”行为,就需要证明原告具有从事违法行为的主观意图,而证明这种意图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因此,本文主张应该区分不同的操纵市场行为形态,并为它们制定不同的规定。
在多种操纵行为形态中,洗售和相对委托是违法性质较为严重的两种,同时也是我国证券市场实践中较为常见的违法行为形态。本文主张,连续进行的自买自卖(洗售)或者与他人以事先约定的时间、价格和方式相互进行证券交易(相对委托),以致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证券交易量的行为,明显具有不当控制该种证券交易价格的意图,应当被视为操纵市场行为并受到处罚。
深圳证券交易所会员证券部席位号的相关信息。内容包括投资者需特别注意填写正确的席位号,以及转托管业务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如红股和红利领取地点、配股权证的处理等。同时,也介绍了B股转托管业务和境内个人投资者的转托管限制。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金融负债性质。可转换债券是一种股权和债权兼具的金融工具,被视为负债并纳入负债类别。它具有规定的利率和期限,以及可转换性,即债券持有人可以选择将债券转换成股票。此外,它还具有股权性和债权性的双重特征。本文从会计角度详细阐述了可转换债券的
债券相关的多种文件,包括债券说明书、债券承购协议、债券受托协议、债券登记代理协议、债券支付代理协议和律师意见书。这些文件分别详细描述了债券的发行条件、条款、发行方式及各方职责义务等。其中,律师意见书是针对债券发行相关问题的法律意见。
证券法修订草案中关于保荐制度的修改内容。发行人在申请公开发行股票、可转换为股票的公司债券时,需依法采取承销方式或实行保荐制度,并需聘请具有保荐资格的机构。保荐人在履行职责时应遵守规则,对发行人的申请文件和信息进行审慎核查,并督导发行人规范运作。此外,